第六十七章 魂斷洛陽城(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三位年輕人,風光更是一時間達到了極致。
其中有一位十七歲的少年,更是被皇帝親自下旨,冊封為了駙馬都尉,南陽侯。
而此人正是在北地大展雄威,連斬鮮卑三員大將,甚至親手誅殺了鮮卑單于.軻比能的,文欽之子文鴦。
這駙馬都尉,雖然只是從五品的官,但阿鴦從正五品的偏將軍,降到了從物品的駙馬都尉,卻沒有一絲一毫的不高興。
眾人皆知,駙馬都尉乃是天子近臣。
前朝漢武帝時,始設此職,與奉車都尉、騎都尉並號三都尉,一般都是皇帝極其新任的近臣,才會授予此職。
而第一位駙馬都尉,更是人人皆知,他就是漢武帝時期的皇帝近臣.金日蟬。金日蟬原本是匈奴王子,後來兵敗被俘,侍奉劉徹幾十年,後來被漢武帝冊封為駙馬都尉。最後更是成為了劉徹的託孤大臣之一,與霍光等並立。
天子每每出行之時,都會單獨乘坐一架車輦,是為正車。而駙馬都尉則親駕另外一幅馬車隨行,以做護衛。
最重要的是,太子.曹睿與文鴦年紀相仿,皇帝將其封為駙馬都尉,不失有將其培養為託孤大臣之意。而且,太子.曹睿有同父同母的親妹妹,封號東鄉公主,而且比文鴦恰恰小上那麼一兩歲。
皇帝.曹丕將其文鴦收為近臣,而且將其頻頻帶入後宮,很難說沒有把他招為帝婿的意思。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第二位年輕人,則是任城王.車騎將軍.曹彰、司徒.陳群、右將軍.夏侯玄,以及最近剛剛官復原職了的幽州刺史.毌[guàn]丘儉共同舉薦的。
此人在幽州平叛一役當中,立下赫赫戰功,更是率兵在右北平的海邊懸崖之上,生擒了此次叛亂的罪魁禍首.公孫淵。
而這個人就是,昔日的那個匈奴少年.詹臺。
當年以魏王世子身份,留守雁門關的曹丕,自然也是知道這個少年人的。
而此次,他橫空出世,更是率兵生擒了遼東公孫淵,作為皇帝肯定是要大加封賞於他的。
於是,曹丕親自書寫聖旨,封這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為驍騎遊擊將軍,盧[lú]奴侯。
戰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子,僅僅數個月之後就變成了正四品的常設實權將軍,位同一郡之太守。而且他還曾經是一個匈奴人,這就很難不讓人驚訝了,可更讓人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
因為這年輕人沒有接旨,而且還提出了一個要求,此舉一出包括皇帝曹丕、曹彰在內的人都沒想到,而他所說的話更讓人驚訝不已。
而那年輕人的原話是,“我只不是弓馬箭術稍微好一些罷了,能夠抓住公孫淵也純屬運氣,我實在擔當不了如此重任,還是讓給其他有功的將士吧。皇帝陛下和大將軍看得起我,是我的福氣,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我詹臺出力的話,我肯定到。
只不過我這次北上,本來也就是隻想給我家大王報仇的,如今仇也報了,天下也太平了,我就該回趙家屯了,因為我家鶯兒妹妹還在等我回去呢。
如果陛下真的想要賞我什麼的話,能不能賜我家鶯兒妹妹一個‘誥命夫人’的頭銜,因為王老爹老是說他女兒是誥命夫人的命。雖然我並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但是如果鶯兒妹妹,能夠拿到誥命夫人這個頭銜的話,王老爹就肯定同意把她的女兒嫁給我了。”
這話傳到宮中的曹丕和曹彰耳朵裡之後,兩人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是哈哈大笑。
真沒沒想到,這個世界上有文鴦這麼一個,赤子之心的憨憨少年倒也罷了,如今又多出來詹臺這麼一個年輕人。
其他人巴不得皇帝封自己的官兒越大越好,而他竟然嫌官兒大,反而還甘願以白身的身份回趙家屯,這又怎能不讓人感嘆呢。
曹丕和曹彰二兄弟,雖然很想把這個少年留在軍中,為朝廷效力。可畢竟強扭的瓜不甜,而且詹臺和那個王鶯兒兩情相悅,自己又怎忍心棒打鴛鴦,不讓他們團聚呢?既然詹臺無心朝政,一心只想著回鄉下,那就成全他吧。
於是年輕人詹臺,便得以拿的一封“一品誥命夫人”的皇帝詔書,高高興興的回趙家屯了。
本來按禮制,詹臺被封四品武將,王鶯兒對應的也只是一個四品誥命而已,可皇帝卻愣是封了她一個一品誥命。而王鶯兒也成為了自古以來,第一個沒有官身百姓的誥命夫人。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