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兩位被朝廷冊封的少年郎,還多多少少有點兒知名度的話,那第三位被封賞的,可是一點兒知名度都沒有,妥妥一匹真正的黑馬。

這名少年名叫,高勇,字長弓,是任城王.車騎將軍.曹彰身邊的一名普通親衛。在曹彰率領虎豹騎奇襲雁門關之時,他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了雁門關哨所的城頭,再後來,攻打幽州的戰役之中,也頗有建樹,因此才得以被曹彰所舉薦。

因此戰後論功行賞,皇帝.曹丕為了給眾將士做榜樣,特意把他挑了出來,封他做了殄[tian]虜護軍。這殄虜護軍,雖然只是所有將軍裡職位最低的,不過一個區區六品的雜號護軍,可也算是登堂入室,勉強稱得上是將軍了。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也不過才區區十九歲,以後的路子還長著呢。更何況這是皇帝陛下親封,又有誰看不起或者嚼舌頭呢。普通農戶家的孩子參軍,在像他這個年齡,也大多是一個大頭兵,能夠混上一個伍長或者拾長就很是不錯了,更別說都尉、校尉或者將軍了,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實,高勇作為故鎮軍大將軍.張郃的長子張雄的私生子,這件事情在整個帝國中,也只有聊聊數人所知道。

荀令君.荀彧臨死之前,對剛烈的張家沒有留下一絲血脈,一直耿耿於懷,而當時曹操與他密語的也就是這事情,並答應了日後會找機會,讓他重回張氏一族。只可惜曹操沒過多久也就死了,這個任務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到了繼位的曹丕身上了。

而這幾年高勇的成長,也可以說是任城王.曹彰的刻意為之。曹氏兄弟出自於對張郃的愧疚之情,所以也才會著力在暗中培養他,就是想著讓他在軍中有所成就,也好早日完成曹操的心願。要不然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郎,就算他是任城王.曹彰的親衛,就算他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了雁門關的城頭,也不可能升的這麼快。

如今,曹操的這個願望也算是完成一半了,最起碼高長弓現如今已經登堂入室了。

————————

五胡亂華雖然平息了,但是北部各州叛亂的地方,還是狼藉一片。有的地方甚至又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景象。

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這次的戰火被朝廷軍隊有效的控制在了雍、涼、益、並、幽五州之內,並沒有延續到其它各州。所以相對來說,朝廷對他們進行補救的話,也還有其它各州作為後盾。

叛亂剛剛平息不久,皇帝.曹丕就傳旨昭告天下。

凡是受叛亂波及的郡縣,免去三年賦稅,減去五年徭役,以示朝廷恩義。另外更是大赦天下,輕罪者無罪釋放,重罪者也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已經成家的,甚至可以在農忙的時候回家務農,按時返回大牢即可。

此詔令一出,天下譁然,除了佩服當今皇帝的仁慈之外,更多的是佩服他的魄力。

是成想,又有誰敢將重罪犯放出去,讓他們回家農忙呢?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罪犯回家之後肯定會藉機逃跑。可事實證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農忙過後那些個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刑犯們,竟然真的一個個乖乖的都再次回到了大牢中。

涼州平定之後不久,未及其他州郡平息。臨松先生.郭瑀就再次帶領著弟子,回到了臨松山中,繼續求學問道。即便涼州刺史.鄧艾萬般挽留,可終究他還是回去了。

“如今涼州叛亂一定,其它各州有皇帝陛下和大將軍,甚至還有士載(鄧艾)你這樣的英才,叛亂平息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老夫在這裡已再無益處,自當從哪來回哪去。”

對於這個隻身赴敵營勸降了鮮卑兩大單于的老先生,立下如此赫赫戰功,皇帝.曹丕想不知道都難。

在聽聞了涼州刺史.鄧艾的彙報之後,曹丕並沒有感覺到意外,歷朝歷代無心政治的隱士有很多,所以他也並沒想著怎麼去為難他。

不過皇帝不愧是皇帝,他卻想出來了一個變相的讓郭瑀為朝廷效力的方法。那就是從關中和雍、涼二州合力選出了三百名年輕士子,將他們送往了臨松山,拜郭瑀為師,求學於他。

其實這也是一計赤裸裸的陽謀。

你郭瑀清高,只想著求學問道,無心於官場之事。好的,我認,我也不強迫你,但是你總不能拒絕士子們向你求學吧。

對於皇帝.曹丕這招以退為進的做法,郭瑀捋了捋鬍子苦笑著搖了搖頭之後,還是應下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些弟子們學成之後為國效力,也就等同於他郭瑀也參政了。

叛亂既然已經平息,那昔日被迫中斷的國策自然也就應當繼續了。

北方各州,除了洛陽的太學和國子學,以及冀州的信都書院已經建好了之外,其餘各郡縣的國學館因為此次禍事,已然被迫全部暫停了。

而南方的荊、徐、揚、交各州雖然沒有收到戰亂的波及,但是趕製寶船、調兵增援也使的官吏們已經無力再去估計國學校館的事情了。

因此,叛亂平息之後,朝廷除了下發免賦減徭和大赦天下的詔令之外,緊跟著便發出了繼續興學的詔令。

只是南方和中原各地還好,只是雍涼等州的興學之事,恐怕就要延誤上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