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刺史.鄧艾,自建安三十六年西行至今,已經四年有餘了。昔日的那個橫衝直撞的典農小吏,如今也已經是做事沉穩有道的封疆大吏了。

鄧家有子,已長成啊!

而且他還娶了一房美嬌妻,生了兩個大胖小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那還未花甲的母親,在他西行後的第三年,便撒手人寰了,享年僅僅五十五歲。

可憐這位有巾幗之姿的老夫人,還未來得及享受天倫之樂,便如此早的離開了人世。她臨終之前,也僅僅只見過自家媳婦一面。

雖然鄧艾和他的妻子鄧李氏,曾經多次請求想讓老夫人同他們一起西行,可終究還是被老夫人以不願離開故土給拒絕了。

老夫人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成家立業,並且有所成就的兒子,一臉嚴肅的告誡他,“兒啊,自古忠孝兩難全。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自當以侍奉君主為首要,母親這裡有司馬大人和朝廷的多般照顧,你不必掛念,待你歸來之時,母親一定會親自到城門口去接你。”

只可惜,那次一別,竟是天人永隔。

如果他知道,那是他見母親的最後一面,恐怕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再次西行了;如果他知道,那是他見母親的最後一面,恐怕他無論如何,也會將她帶著一起西去;如果他知道,那是他見母親的最後一面......

只可惜,這世間沒有如果!

司馬懿和曹丕總以為,鄧母如今還未到花甲,讓鄧艾歷練幾年,再將其調回中樞。可誰也沒想到,老夫人因為年輕時過於勞累,此時的身體還不如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雖然每日裡都有專門的僕人在侍奉鄧母,可畢竟......

待鄧艾得到訊息之後,急忙從涼州飛奔回來。可等他回到許都的時候,所看到的也只是鄧母的一口靈柩罷了。

鄧艾崩潰了,哭的歇斯底里、昏天暗地。

他自幼喪父,所以一直跟著母親相依為命。他們娘倆孤兒寡母的,又逢亂世,更是吃盡了人世間的苦頭。如今自己剛剛有所成就,可還未等到他的奉養,母親卻又離世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後來,大魏皇帝.曹丕親自下旨,欽賜了許多喪葬用品,更是以公侯之理安葬了鄧母,並追封她為誥命,以視殊榮,這可是本朝以來的第一例,而且還是一名女子。

或許,皇帝.曹丕也是想著,藉此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歉意和哀悼罷了。

再後來,眾人都以為鄧艾會選擇丁憂,最起碼也得許久之後才能重新赴任了。可沒想到,在鄧母下葬後的第二個月,他就又重新西行赴任了,司馬懿準備了許久的勸慰的話,竟然一點兒都沒用上。

因為他深深記著母親臨終前,跟自己講的那最後一番話。自古忠孝兩難全,既然現如今自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己已經無法盡孝了,那就好好盡忠吧。

就這樣,經過鄧艾數年嘔心瀝血的勵精圖治,涼州終於大變樣了。

昔日那個數百里荒無人煙的涼州,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開荒、軍屯在這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推行,如今的涼州已然變成了小有名氣的“塞上江南”。

自中平元年黃巾戰亂以來,天下戰亂紛爭不已,百姓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苦不堪言。於是就有許多中原士子和百姓們,為了逃避戰亂,而東奔西藏。

遼東、交州因為山高水遠,成為了士子們逃避戰亂的最佳首選。可除了這兩處之外,還有一處避難之所,是逃難士子們的好去處,那處場所便是如今的涼州。

準確點來說應該是,涼州境內的祁連山脈之中。

也就是在戰亂的年代,有僧人從西方天竺國而來,不遠萬里來到了東方這個帝國宣揚佛法,欲拯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送其去往西天極樂世界。

也正是因為這個戰亂的年代,今日不知明日之事,百姓們的信仰崩塌。而佛法中的“般若性空”,以及往生的說法,給了百姓們極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