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人間再無韓公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刻鐘之後,曹植終於來到了太常府,只見全副上下縞素一片,顯得很是淒涼。
那靈堂之上竟然已經有人前來祭拜了,而且還是一壯一少。曹植走上前去,才發現越來也是熟人。
那人聽聞身後有人前來,回頭一看發現竟然是那江陵王.曹植,於是急忙叩拜道,“臣,荊州別駕.文欽,攜子拜見王爺。”
這人自然就是,曹植和韓暨共同的好友,荊州別駕.文欽。按理來說,那韓暨乃是當時的文欽引薦給曹植的。
大魏皇帝.曹丕繼位之後,大肆封賞昔日有功的舊臣們。
破虜將軍.文欽,則因為在荊州輔助曹植,開荒屯田鎮守荊襄。而被破格從長沙太守.破虜將軍,遷任荊州別駕.平南將軍,一舉成為了正三品的實權將軍,兼封疆大吏.荊州別駕。
而他身旁的那名少年,自然就是當年那個扎著兩個沖天鬏[jiū],而且話不驚人語不休的小阿鴦,文鴦。如今不過才區區十七歲,竟然就已經身高八尺了,好一個儀容清
(本章未完,請翻頁)
俊的少年郎,而且看起來頗有一股英雄氣概。
要是放在平日裡,曹植肯定要好好誇上文鴦幾句,並再跟文欽好好絮叨絮叨,可今日這場合實在不宜如此。
只見曹植一把將文欽扶了起來,“仲若兄不必如此(文欽,字仲若),你我本是兄弟,又如何用得著這些。今日我前來,只為了拜祭公至先生,你我改日再好好敘舊。”
“是,王爺。”
文欽聞言,也不再多做無用之態,隨即同曹植一起向韓暨祭拜。
韓暨,字公至。
早年間,曾被舉為孝廉,屢辭公府辟命。後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了宜城長。再後來,荊州投順之後,他轉投了太祖皇帝麾下,歷任丞相士曹屬、樂陵太守等職。
不過他直到將近七十歲,也才是一個掌管冶鐵的小小監冶謁者,俸祿也只有區區六百石。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碰到了自己的忘年交,時任徵南大將軍.荊州牧的曹植。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常常通宵達旦的暢談。
韓暨欽佩於曹植的多才多藝和禮賢下士,而曹植則欽佩於他的敦厚高尚和任勞任怨。
在曹植的幫助下,已經六十八歲的韓暨,在官場上卻遇到了自己的春天。從監冶謁者到司金都尉,再到司金中郎將,再到九卿下的實權屬官.尚方令,再到類同九卿的太中大夫,再到現如今的九卿之首的太常。
在短短五年之內,就從一個不入流的六百石小吏,到如今遙領正二品的太常。任憑是誰,也肯定會瞠目咋舌的吧。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幾年的時光,讓韓暨最少少活了十年。
改良好水排的那一年,他六十八歲,那時的他身材硬朗,口齒伶俐,而且疾步如風。可僅僅五年之後,便須發皆白,步履蹣跚,而且重病纏身。
雖然這五年裡,他與江陵王.曹植一起,改良了數百年來一直用著的環首刀,但那也是他以自己的精血為代價,所換來的。
正所謂:熊掌和魚不可兼得,有所得必然有所失矣!
可也正是他改良了水排,使得冶煉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才有後來滅匈一戰大勝的不世之功。也才有了後來的苗.刀和陌刀,也才有了鍾會率步卒兩千,大敗南中象騎兵和猛獸部隊的壯舉。也才有了世人對曹植“何曹子健多才邪?”的讚歎。
惜哉,韓公至!壯哉,韓公至!
那青史之上,必然會有他濃重的一筆。
大魏黃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六月二十三日。
太常.韓暨,病逝於荊州.江陵城,享年七十三歲。
曹丕聞聽他去世的訊息州府,十分悲痛。
半個月後,朝廷特賜喪服、葬器,諡號恭侯,並下旨追封其為司徒,以國禮葬之。長子韓肇,繼承了其南鄉亭侯的爵位。
從此,人間再無韓公至。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