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還政於朝 第八十四章 酷吏?滿伯寧(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朝之後,荀彧果不其然的被皇帝派了一個小宦官悄悄引到後花園去了。
換了一身常服的皇帝,並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直接將陳群所上呈的“九品官人法”遞到了荀彧的手中,若有深意的說道,“愛卿,對這九品官人法,如何看待啊?”
獻帝在問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內心是更傾向於九品官人法的,只是需要有個人給他個肯定的答覆,推他一把罷了。而荀彧在朝堂之上已經聽陳群詳細的介紹過這九品官人法了,如今拿到這呈本之後,又仔細的看了一遍,依舊對這部論策十分的欣賞。
只見荀彧稍微思索了一下,便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回陛下,對於這九品官人法,老臣是十分贊成的,而且此論策絕對可以撥亂反正,還天下吏治以清平。對於我大漢朝廷,百利而無一害啊。”
聽到荀彧如此說,皇帝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消除了,也終於下定了決心,“好,既然荀愛卿也這麼認為的話,那過了年關,真就下旨,由你尚書檯頒佈詔令,推行這九品官人法。”
......
而另外一邊,曹氏一派的青壯重臣們,下了朝會以後也自然而然的聚到了曹丕的世子府。除了魏王曹操和太傅鍾繇沒有在場之外,那日的在魏王府的人都來了。
居於首位的自然是曹丕,堂下一側是曹氏、夏侯氏的宗臣們,另一側則是陳群、司馬懿、王凌等外姓重臣們。
“二哥,今日大朝之上,這‘九品官人法’算是透過了,還是沒透過啊?”不通政事的驍騎將軍.曹彰,率先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慮。
世子.曹丕聞言微微一笑沒有吭聲,而是對某人說道,“仲達(司馬懿,子仲達),你來說說?”
京兆尹.司馬懿聞言,向二人微微一拱手不緊不慢的說道,“回世子和大將軍的話,在下以為,年關一過,朝廷必然會發布推行‘九品官人法’的詔書。”
見曹彰的臉上還有一絲疑慮,司馬懿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昔日裡,荀令君為首的保皇派,無論我們提出什麼樣的諫言,他們都會出來提出不同的聲音。而今日,他們固然沒有同意,但是也沒有出來反對。
最重要的是,咱們的皇帝陛下竟然看出來了,當時雖說沒有直接透過這份奏本,但是卻加封了長文(陳群.字長文)為御史大夫。這其中深意,想必大家也明白了。”
在座的眾人聞言,本來還有一些疑慮的,現在也頓時煙消雲散了。
見到就連曹彰在內的眾人再無疑問,曹丕微微一笑,對著眾人說道,“所以,今日讓諸位前來,就是為了年後這‘九品官人法’和‘屯田’在各州府推行之事,丕有幾句話想要囑咐在座的各位。”
眾人聞言急忙坐正了身子把眼光向曹丕投了過來,只聽得曹丕接著說道,“如今,我朝廷的兩大國策,一是“開荒屯田”,二便是這‘九品官人法’。今年益州、荊州、徐州、揚州、兗州、豫州的屯田之事,已經略有成效,故吾並不憂慮。
如今北地胡虜之患已然消除,涼、並、幽、冀、青數州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子文(曹彰,字子文)、仲恭(毌丘儉,字仲恭)、公休(諸葛誕,字公休),你們三人的擔子相對而言是諸位同僚中最重的。
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今匈奴約有四十萬的俘虜,其中大部分都在你們三人的轄區之內。正是連年戰亂北地各州人口缺乏,因此才出此下策將大部分俘虜的匈奴,作為開荒屯田的人力,放在了你們關中和北地各州。
胡人不服我中原王化久矣,萬不可急功近利,以穩定胡族人心為上,屯田之事寧可進展慢一些。另外,你們三人一定要不辭辛勞,把他們統統打散,分散於各郡縣。”
“末將領命。”
昔日裡,陳泰提出的化胡為中原所用的策略,如今已經透過了曹操、鍾繇和曹丕等人的同意。當然在座的眾人還以為,這一良策是魏王.曹操或者太傅.鍾繇提出來的,萬萬也不會想到是他們的“對頭”陳泰提出來的。
因此,朝廷也才將此次俘虜的大部分匈奴,放在了新任鎮北將軍.行司隸刺史.陳泰的關中司隸、毌丘儉的幽州、諸葛誕的青州、曹彰的幷州以及冀州境內,就是為了填補人力的不足。
“伯寧將軍”,隨後曹丕又將目光轉向了在座的另外一位將令。
新任的鎮南將軍.滿寵聞言,急忙站起身來抱拳道,“末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