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軍事重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修築道路,兵站,遷徙百姓,從陝西,四川,數個放向一點一點朝藏地侵蝕。
相比對藏地的艱難,對北疆草原,則是簡單得多。
自當年林丹汗南下,又被迫撤軍後,以往為維繫草原的邊關互市,便已徹底關閉,至今也從未開放過絲毫。
朝廷對草原,則是以分化拉攏,讓草原內亂不休,消除草原有生力量為根本目的。
而在互市關閉之後,這麼多年的挑撥拉攏,整個草原,較之曾經,已然是完全變了局勢。
曾經草原的無冕之王林丹汗,如今已然沒有當年的威勢,在大恆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挑撥分化情況下,草原的局勢,儼然已經回到了群雄角逐的時代。
林丹汗,只能說是一個還握著兵權的蒙古大汗,對草原的局勢,他也無力控制。
畢竟最根本的一點,那就是草原物資稀缺,很多時候,都必須需要南下打秋風,亦或者與南邊王朝交易互市。
而現如今,互市關閉,南下數次,每一次都撞得頭破血流。
在生存的危機下,亦或者說,他這個林丹汗不能解決歸屬部落的生存危機之前,他這個蒙古大汗,必然形同虛設。
只能坐視這他好不容易打造出雛形的蒙古帝國分崩離析,歸屬部落們互相征伐,更有甚者,成了徹頭徹尾的二五仔,被大恆暗中拉攏,給予支援,在草原攪著渾水。
再加之大恆邊關鐵騎不是拉著偏架,一次次犁庭掃穴,給進藏之策抓著壯丁俘虜,更是讓林丹汗氣得肝疼。
顯而易見,草原的局勢,在一個大一統王朝的一心操縱下,必然還會持續下去,也必然還會愈發的混亂。
只待他日大恆養精蓄銳完畢,便可馬踏草原,一戰盡全功。
而西南雲貴之地,相比西北藏地,北疆草原,顯然有很大的不同。
畢竟,西北藏地,北疆草原,皆是名副其實的境外,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邊關鐵騎跑到草原抓奴隸去修路這種事都幹出來了,都沒人說半個不字,便可看出大恆上下,對外人,有多不當人。
但云貴之地顯然卻完全不同,前明統治數百年,如今雖還是土司林立,但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正兒八經的漢地省份了。
那些層出不窮的土司,在大恆的軍威震懾下,明面上也是服從於大恆,在沒叛亂前,那就是大恆之民。
再加之如今大恆之用兵重心,在於北方,西南雲貴的經營,在這重重顧忌之下,顯然也同樣是舉步維艱。
但坐鎮雲貴的嚴順,和坐鎮西北的周遇吉,困境顯然是一樣。
畢竟,雲貴也好,藏地也罷,地形地勢,都是堪稱險峻崎嶇。
如此,兩人的目的顯然一致。
那就是不管局勢如何,都是悶頭修路!
遇石炸石,遇水修橋,儼然是鐵了心要修出一條暢通的道路。
故而,在上任雲貴總督之後,嚴順就與雲貴兩省巡撫,並向工部彙報後,擬定了修路計劃。
這數年時間,雲貴之地,皆是隨處可見修路之工程。
從廣西到雲貴,從四川到雲貴,以及雲貴兩省內部之道路……
目的很是簡單,徹底暢通雲貴兩省,與天下其他省份的道路。
只有路暢通無阻了,那現如今頭疼的一切問題,在大恆的軍威國力面前,就不是問題了。
地形,才是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