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新年再至,持續了一年的風波,悄無聲息的落幕。

風波雖落幕,但文武的矛盾,卻在這一年多時間都糾纏之下,根深蒂固。

可在如今天子當權之下,這份矛盾,也只能深藏,等待著下一個可以肆意爆發的機會。

但顯而易見的是,大的動靜難見,但平日的小動作,暗箭傷人,估計是少不了……

這一切,天子自然也清楚,一年的文武爭鋒,雖造成相當大的動盪,但也清洗掉了一大批蛀蟲。

最主要的便是,文武撕破了臉皮,抓著對面小辮子不放,必然會導致深深的隔閡,以及,隔閡對立之下的監督,勉強也算是良性迴圈。

當然,這個良性迴圈的前提是,天子,能夠鎮得住文武。

如若不然,那就是換湯不換藥的明末黨爭。

只不過黨爭物件,從文官內部,轉為文武而已。

時間也就在這平靜之中一點一點的流逝,這個天下,也步入了昭武治下的第七個年頭。

按大恆制,年末有大議,為朝廷總結一年之發展。

年初也有大議,為擬定新一年的國家大策,定下發展之計劃。

而這些計劃,往往都是對前些年國家實施的大策的階段性補充。

如遷徙之策,如工程賑災,如財稅土地改革貫徹等等,皆會在年初的大議上定下計劃,然後貫徹落實,同時,也有極其清楚的考評依據。

而這些,還只是文官治國層面的事情,武勳這邊,同樣也有大事商議。

如水師改制增編,如西南,西北,草原的戰略程序……

只不過這些,就不是大議之上的事了,而是文武重臣單獨的廷議。

雖說如今大恆的重心在於國內發展,但顯而易見的是,天子對開疆拓土的慾望,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弱。

這些年在西北,西南,草原的戰略動作,以及水師改制,皆是清晰至極的顯露著天子的意圖所在。

這一切,在朝野上下,對官員將領而言,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相比大恆絕大多數省份的安穩,大恆之外,西北藏地,北疆草原,西南雲貴,這三處重地,顯然就混亂得多。

如西北藏地,自周遇吉統率陝西重兵對西北藏地開始侵蝕起,便可以說得上是舉步維艱。

大恆之軍威,在於大規模正面戰爭,而西北藏地,地形不要太險峻,根本沒有大規模作戰的基礎,只能以小股精銳兵力襲擾侵蝕。

而這,還是最簡單的問題。

畢竟,如今盤踞在西北藏地的準葛爾這些部落,勢力範圍,還沒蔓延到大恆西北邊陲。

大恆面對的,也只是一些邊陲之地的本土部落,在未觸及西北藏地的核心之前,也不會與西北藏地的部落有太大的衝突。

真正難的,是地形,是道路!

大恆對西北藏地的侵蝕,自然是有嚴格的戰略目標存在。

按總參制定的戰略計劃,假以時日,大恆馬踏草原,必然是要一戰盡全功!

即……一戰定草原,一戰平藏地!

而這個核心目標,也是當前大恆對西北藏地的侵蝕以及對北疆草原的根本指導。

對西北藏地,是小步慢走,穩紮穩打,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他日大舉進軍藏地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