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距離昭武四年那一場天傾滅國之戰,已然過去了一年有餘。

作為曾經江南的首亂之地,同時也為南明的都城皇宮所在,且有著在天傾之勢下,近乎全民皆兵,舉城對抗之景。

昭武四年下旬靖國公率軍攻破泉州後,曾經繁花似錦的泉州城,在數百門大小火炮持續了數月的轟擊下,便直接被打成了廢墟。

隨後,大軍破城,在南明最後的瘋狂,即全民皆兵的情況下,殺紅眼的大恆將士,幾乎將整座泉州城徹底血洗!

曾經有著近二十萬人口的泉州城,在戰爭結束後,儼然十不存一,城北數十個亂葬大坑,成群的烏鴉,森森白骨,滾滾腐臭,幾乎讓泉州北郊化為了徹徹底底的禁區。

緊靠著泉州城的泉州港,自然也沒好到哪裡去,在戰爭的摧殘下,絕望的福建水師幾乎都葬送在了這泉州港之中,整個泉州港,幾乎徹底報廢。

只不過在靖國公統兵攻破泉州之後,第一時間,便開始了對泉州港的修復。

曾經驚動天子的黑奴之事,也就是誕生在了這泉州港。

在大恆未開市舶司之前,乃至之前數百年,縱使有著明之海禁,但在官商勾結之下,對某一部分人而言,海禁,只不過壟斷的護身符而已。

故而泉州港之商貿,亦是無比之繁榮。

後大恆立,江南亂,海禁自然成了無根之源,泉州港,作為當年唯一一個沒有絲毫限制的港口,在短短一兩年內,便堪稱躍遷式的擴張,日進斗金,在這泉州港,隨處可見。

也正是因為這泉州港的財富,才有了福建水師的縱橫四海的底氣,南明之都城,也才會落於此地。

直到後來大恆寧波港市舶司設立,才稍稍分潤了奔湧而入的海外財富。

只不過,泉州港的地位,卻也依舊不可動搖,畢竟,大恆統治天下,立市舶司,也得從天下全域性考慮,市舶司的規矩,自然無比之嚴格。

而泉州港,幾近徹徹底底的自由,南明更是由士紳豪商為主體而立,再加之抵抗大恆強軍,也需要泉州港的財富,幾乎毫無限制的泉州港,對海內外商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也就是因為這般毫無限制,才有了短短几年內,黑奴大規模湧入泉州,如唐之崑崙奴一般,成為貴人家比拼的潮流。

在平定南明後,幾乎格格不入的黑奴,除了少部分死在了亂局之中,其餘大部分,就都被大軍抓捕,成了可以肆意壓榨的廉價勞動力。

泉州港通向各地的水泥大道,已經修繕一新的泉州港,這些黑奴的存在,功不可沒。

甚至到後來,因使用成本較之漢地災民,實在是太低太低,靖國公還曾向西夷商人陸陸續續購買了數千黑奴,並且還專門寫了一封奏本,言明使用黑奴的好處,想將其發展成長久之策,給大恆的各項工程計劃,新增無數廉價至極的青壯。

此奏在朝堂之上,還引起了不少朝臣接連附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只不過,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畢竟,大恆,不缺人口,甚至,人多到無法承受。

如修路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為了更有效的聯通各地,減少道路成本,而且也是為了能讓過多的人口,能有一條新的活路。

更何況,奴隸制,這個口子,一旦開啟,那演變下去,壓榨的,可就不僅僅只是黑奴了,到時候再想收攏,可就難如登天了。

顯而易見,黑奴雖好用,但顯然不符合大恆國情,甚至,還要嚴厲禁止。

故而,當初那些黑奴,在也就成了大恆境內,唯一且最後的黑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