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江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疆大地,依舊延續著持續了十餘年的風起雲湧,依舊是整個天下的風向標所在,也依舊是大恆天下的軍事中心,政治中心。
而江南之地,在如今大恆中樞的執政之策下,定位亦是無比之清晰。
維持穩定,清洗前明餘毒,及吸納外海財富,反哺北地政治軍事的經濟之地。
雖在昭武四年中旬,大半個江南便已被平定,至現如今昭武五年末,儼然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但江南顯然不同於北地。
北地自古以來,皆是對抗遊牧民族的第一線,自古以來,便是兵事為主,自古以來,也一直是處在“亂”的時代,而江南,縱使王朝末年,往往也是極為短暫的動亂,便恢復固有的秩序。
代代綿延,根本無法理清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的盤踞在江南的每一地。
故而,自大恆平定南明,在還未對江南形成穩固統治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對江南本地秩序的摧毀,徹徹底底的摧毀。
而這種摧毀,非是正統文官秩序下的改革,而是軍管秩序之下強行的殘酷血洗。
天子的意志,很是清晰,即……要在大恆的統治秩序覆蓋江南之前,利用戰爭時期的軍管秩序,徹底碾碎江南以往的舊有秩序。
因為,一旦正統的統治秩序成型,那就意味著,方方面面,都將有著規矩,而規矩,是統治穩定的必須。
破壞規矩,就意味著破壞統治秩序,破壞統治穩定。
縱使是乾綱獨斷的天子,亦是需要三思而後行。
而秩序崩壞的戰爭時期,任何舉動,任何殘酷,都可以用戰爭,來做最好的掩飾,最好的背書。
《劍來》
故而,在昭武四年中旬,至昭武五年初這段新舊秩序交替的時間段,整個江南,都是籠罩在了無邊的血腥之中。
鐵騎肆意橫行在江南大地的每一處,破門滅府,比之曾經北地改革之前遠遠要殘酷無數倍的清洗,隨處可見。
畢竟,當年北地的清洗,是在秩序規矩之中,殺人,也需要尋到理由,大規模殺人,更需要能堵住悠悠之口,能符合規矩秩序的證據。
而在戰爭時期的江南,戰爭,又需要什麼證據?又需要符合什麼規矩?
直到昭武五年初,天子才陸續調遣官員南下,逐步將江南大地,從軍管的野蠻血腥中,慢慢恢復到正統的治國秩序之中。
而這個過程,極其緩慢,直到現如今昭武五年末,江南數省,才徹底歸於大恆的統治秩序之中,規矩與制度,也才正式開始籠罩在江南大地上。
當然,這個秩序,在降臨的初始,便是徹徹底底的大恆秩序。
賦稅制度,土地制度,軍事制度,從一開始,便是不容違逆的大恆秩序。
當然,經歷了近一年半的無序清洗,當秩序降臨,能夠反抗,還敢反抗的,無疑是已經寥寥無幾。
甚至,對絕大部分江南士紳豪商而言,在經歷了這麼久的無序血腥,一次次反抗,換來的,卻只是更加殘酷的鎮壓清洗。
面對巔峰開國王朝的強橫軍力,根本無力抵擋,只能被動的被屠戮,如此,秩序降臨,哪怕這個秩序,再不為人所喜,但對絕望到極致的人而言,一絲曙光,也是天大的希望。
故而,在大恆建立起對江南的秩序之後,穩定,也很快便徹底降臨了江南。
大亂之後的大治!
只不過,天子顯然對江南種種餘毒依舊防範極深,進而,直接帶動了大恆對文人士紳進一步的管制。
如江南盛行的朋黨結社之風,官商混合一氣之景,清議空談妄政之風……
自宋時便逍遙自在,乃至肆意妄為的文人們,在這大恆昭武一朝,儼然被天子打落了雲端,直接踩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