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疆(第2/2頁)
章節報錯
屯兵戍邊,是自古以來的維持邊陲安穩之策,但遣民安邊,自古至今,敢實施,且如大恆這般計劃如此龐大的實施,可謂自古未有。
成功與否,順利與否,將關係到遷徙之策,能否繼續執行下去,而遷徙之策能否繼續執行下去,又關乎邊陲之安穩,關乎天災各省之穩定……
完全可以說,是關乎大恆國運的大策。
遷徙大策牽扯著整個天下的注意,但在西北之地,河套之地,在定國公周遇吉的主持下,近乎潤物細無聲的擴張,亦是在緩緩進行著。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擴張,可謂是無比之粗暴簡單。
即效彷蒙古南下打秋風,大恆鐵騎亦是不時北上,倚仗兵甲將士之銳,掃蕩著生存在北疆附近的各個部族。
清理出安全地域後,便修築軍堡,以軍隊駐守,護一地安寧,隨後,便是召集各地的災民以工代賑,修路。
而路修完之後,災民百姓沿路安置,以路權影響地權,形成事實意義上的統治。
只不過,較之河套平原的肥沃,能夠撐起這個步步為營的計劃,對西北之地的推進滲透,無疑就艱難得多。
路難修,人難居,仗自然也就難打,從最開始,還是召集災民修路,修軍堡驛站,只不過,隨著進展的艱難,接連的死傷不斷,如河套平原這種步步為營難以實現後。
對西北藏地的策略,便徹底改變。
即暫且放棄兩全其美的遷民穩定邊陲之策,轉為純粹的軍事掌控。
如此,修路的人,也從漢地災民,換成了從西北藏地,以及蒙古草原掠奪而來的部族青壯。
若說對待災民,有著天子定下的種種規矩制度,有著數不盡的巡查,也沒幾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肆意壓榨百姓。
但對這些異族之人,在大恆,可沒有任何的法律規矩,也沒有任何的天子旨意對其進行保護。
一支支鐵騎隨著對河套平原的擴張,在草原上肆掠,所謂犁庭掃穴,也從殺戮殆盡,轉為可儘可能抓捕蒙古青壯。
至於青壯之外的老弱婦孺……
犁庭掃穴,即等於……殺戮殆盡。
這些抓捕而來的青壯,就如以往鐵騎北出歸來,那被驅趕的牛羊一般,也成了戰利品之一。
只不過,牛羊還頗為珍貴,但異族之人……
從大恆西北邊陲,向藏地那綿延險峻的山脈蔓延的那一條水泥路,每一米,都可以說是用屍骨鋪築……
自當初平定偽明,靖國公抓捕黑奴修築港口碼頭後,奴隸式的壓榨,亦是第一次出現在了這北疆之地。
對這般殘酷之景,對大恆武勳向來吹毛求疵的文官們,卻是罕見沒有絲毫異議出現。
文武一致,則鑄就了西北邊陲堪稱殘酷且野蠻的血腥……
也必然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大恆對外域異族的態度。
而這一切,天子……選擇了預設,選擇了無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