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龐大的地域,數千個縣,若要徹底的皇權下鄉,可想而知,需要多麼龐大的一個官員人數。

同樣也完全可想而知,多出了這麼多官員,會給大恆本就入不敷出的財政,帶來多大的壓力,甚至,如今的大恆財政,根本負荷不起這個壓力。

顯而易見,如今的大恆,雖具備了實施皇權下鄉的基礎,但還並不具備完全完成皇權下鄉的資本。

“飯……要一口一口吃啊……”

天子無奈搖頭,目光在輿圖上江南數省流轉,最終定格在桌面上的兩份卷宗之上。

其一是最初武將轉文臣的情況匯總。

其二,則是軍中將士入武院培訓,入各地牧民的情況匯總。

其一主要是針對將領一級,如曾經的武院祭酒,如今的遼省巡撫,這類中高階將帥,從軍隊脫離後,擔任的也都是巡撫乃至朝堂六部這類中高階文官。

其二則主要是針對軍中底層將領及士卒,立有大功,或表現頗為出色,便調至武院民科培訓,擔任的也都是知縣及知縣及知縣以下的九品,從九品等職務。

兩者都談不上太出色,畢竟,相比較軍中的純粹,地方牧民,牽扯太多,利益關係也太多,能堪用者,總數也不不到十之三四。

“退役轉業制度……”

天子緊握著這一封軍中將士入武院培訓的卷宗,目光閃爍。

皇權下鄉,限於財政壓力,一時之間難以徹底鋪開,那就只能一點一點的逐步鋪開。

而龐大的官員缺口,哪怕只是逐步鋪開,也註定了縱使武院民科培訓,也不可能如之前那般小打小鬧,而是要徹底成規模,成體系,成制度!

就如後世的軍隊轉業一般,規定條件,如軍齡多少年,如立下功勞多少,則可選擇轉業,至武院培訓,然後源源不斷的向整個大恆天下輸送著從九品的底層官員。

再加上如順天府教育試點改革中,初步開始的對吏大考,合格者為官,也可安排至民科培訓,不合格者………淘汰!

以及,這個要逐步推開的教育體系,同樣也會源源不斷的吸納著天下人才,為大恆統治體系提供著新鮮血液……

如此逐步鋪開,逐步推動……

天子目光閃爍,一個個念頭在腦海之中閃爍,最終,卻是搖了搖頭,這些種種,只是讓皇權下鄉,具備了實施貫徹的基礎。

但任何一個國家大策,實施的土壤,永遠只是最基礎的事情,政策的利弊,政策的合宜,政策的長遠可能性……

諸多種種,就如這皇權下鄉,要將這件事,辦好,辦得完美,最基本的一點,那就是要讓實施皇權下鄉後,帶來的龐大基層官員體系,與如今的大恆統治體系,完美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融洽的迴圈!

畢竟,現如今缺官,可不代表以後會缺官!

軍隊轉業制度若成型,那每年必然都會有相當數量的將士轉為地方官員,且還有如今已經在順天府試行了近一年的教育體系,未來若徹底鋪開,每年也必然會給大恆帶來大量的新鮮血液。

縱使未來大恆飛速發展,給天下有才之人足夠的發展空間,但這片土地,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亦或者未來,都必然是官本位的時代。

不管社會發展得有多好,能選擇當官,恐怕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當官!

而官場,向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若沒有一個良性的迴圈,沒有足夠的坑位將天下有才之人吸納入體制,且有一個合理的制度對天下讀書人進行一個統籌分配,那他的費勁心機,搞不好就成了禍亂之源!

再者,縱使官有晉升渠道,但對絕大部分底層官員而言,晉升絕對是件難如登天的事情,若是長久不得晉升,長久待在一地,一個崗位或者一個體系之中,縱使是官,但與吏又有何區別。

同樣是盤踞一地幾十年,且根深蒂固!

且官的身份,搞不好比吏的危害還要大!

且還有制度的改變定型,大量基層官員的湧入體系,必然需要對基層乃至整體制度,以及相關教育制度等等的改變……

這一切的一切的問題,儼然不下於當初那財稅改革,是關乎國之根本的大變,一切都需要極其細緻的考量,以及,可以預料到的一次又一次試錯!一次又一次的修修補補!

“傳朕旨意,召禮部尚書入宮!”

“奴才遵命!”

二德子立馬應聲。

“待禮部尚書入宮之後,再召其他各部尚書侍郎,五軍都督府幾位都督,還有總參一等軍機參謀,及所有在京侯爵,伯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