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參見陛下。”

殿中,禮部尚書黃錦參拜。

“免禮吧!”

天子隨手將卷宗放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坐吧。”

“謝陛下!”

黃錦落座,恭恭敬敬。

天子瞥了一眼黃錦,隨口問道:

“順天府教育試點的事情,進展如何?”

“啟稟陛下,從今年年初開始實施,至現如今,順天府四州共二十三縣,共建有州學四座,縣學二十三座,社學共計一百五十八座。”

“各府縣督學衙門,禮部督學司也步入了正軌……”

“目前各地社學共招收適齡學童一千二百二十八名,縣學招收學習共計三百六十八人……”

黃錦語速不快,每一個字似乎都斟酌了許久,一字一句,將昭武四年這一年的順天府教育試點進展清清楚楚的彙報而出。

足足彙報了有一刻鐘之久,黃錦的話音才落下。

“說說看,到現在,發現了什麼問題。”

天子隨手拿起桌面上的茶壺,倒上一杯茶,便遞到了黃錦面前,黃錦連忙起身,畢恭畢敬的將茶杯接過,小心的看了一眼天子平淡如常的神色,正猶豫之間,天子的聲音卻是再次響起。

“不用顧慮,有什麼說什麼,既然是試行,有問題就必須及時更正。”

“臣明白。”

黃錦坐下,沉吟一會,才緩緩出聲:“臣以為,問題有三。”

天子眉頭一挑,點了點頭:“說。”

“其一,大恆天下廣袤,十數省之地,若全面推行,每一地皆設督學衙門,皆有學舍數十座,不管是官員老師人數,還是錢糧消耗,皆太過巨大,如今之朝廷賦稅,根本無力承擔。”

“其二,科舉與試行教育體系,有極大沖突,若推行開來,恐使天下人心動盪……”

“其三,若推行開來,教化天下百姓,是為自古未有之盛事,但……”

說到這,黃錦猶豫一會,才咬牙道:“學子士人過多,恐動盪國之根本!”

話音落下,黃錦似如釋重負,教化天下,雖為自古未有之盛事,為禮部尚書,執禮儀教化大權,此雖他追求,但於國而言,讀書人過多,絕非好事。

天子卻沒有如黃錦想象之中那般雷霆大怒,反倒是點了點頭,看向黃錦的目光中,卻是多了幾分讚賞。

一冊商君書,道盡了歷朝歷代的統治精髓!

民強國弱,民弱國強!

即: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貧民,虐民!

儘可能的壓榨天下之民,讓其永遠處在弱的環境,如此,便可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驅使民力!

很簡單的人心操縱,就如現如今大恆境內各大天災之地的工程賑災,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動員幾百萬青壯行大工程之事,那必然是民怨沸騰!

而現如今,天災橫行多年,戰亂橫行多年,百姓們民不聊生,已然被大環境“弱”到了極至。

如此,僅僅是需要一點糧食,便可輕易驅使數百萬百姓,行大工程之事,而這些百姓,不僅不會有怨恨,還會對他這個天子歌功頌德!

可很多事情,知道歸知道,但對黃錦而言,堂堂禮部尚書,禮法教化的執掌者,能說出讀書者過多,於國不利,顯然,公心大過私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