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參見陛下。”

乾清宮,黃錦躬身一拜。

“免禮吧!”

天子放下手中奏本,瞥了一眼黃錦身上鼓鼓囊囊的布包,隨即出聲:“朕聽聞,這些天,愛卿你在順天府巡查官學?”

“陛下英明。”

黃錦再拜:“臣為禮部尚書,教化乃是份內職責……”

“別杵著了,先坐吧。”

天子起身,指了指側殿的椅子,自己亦是朝側殿而去。

天子行至側殿坐下,端起桌面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才看向恭敬坐在自己面前的黃錦。

“說說,如今的學校體系,為何模樣?”

“啟稟陛下……”

黃錦下意識站起身,話說一半,便被天子制止。

“行了,坐下說。”

“臣謝陛下隆恩!”

黃錦再拜,隨即坐下,在天子面前,緩緩出聲:

“臣此次巡視順天府,主要便是巡視各府縣官學私學。”

說到這,黃錦從身旁布包中取出一摞卷宗。“順天府,如今尚存的官學,不過三十八座,其中還包括了二十一座社學。”

“有私學三百五十二座……”

隨著黃錦的彙報,天子眉頭亦是隨之緊皺,儘管他已經對前明留下的教育體系之糜爛,有所預料,但這顯然,還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測。

順天府,四個州,二十四個縣,官辦學校竟然只剩下三十來個,其中還有二十一座是社學……

何謂社學,即每三十五戶一座社學,哪怕是一童生,也足以任職老師,純粹的啟蒙之地。

哪怕是一個鎮,恐怕也不止二十一座社學!

而私學,卻有三百多座………

僅僅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如今的官學,已經失去了朝廷教化天下的職能。

教育之職能,已經徹底轉為了民間私學。

而這,還是京城所在的順天府!

可想而知,大恆其他各府縣,是個怎樣的場景。

許久之後,天子才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若要改革學校體系,大概需要多少錢糧?”

聽到這個問題,黃錦立馬起身,朝天子一拜:“敢問陛下,欲如何改革學校體系?”

天子皺眉,亦是起身,在殿中踱著步子。

黃錦也沒出聲,默默的躬身等待著天子的旨意。

官學……私學………

天子此刻,腦海中那一個糾結的問題,亦是再次浮現而出。

正如他所瞭解的前明學校體系一般,嚴格而言,哪怕是在洪武一朝,官辦的社學,也遠遠沒有達到朱元璋制定的制度要求。

按洪武時的建學要求,每三十五戶,需有一社學。

而洪武時期,哪怕久經戰亂,幾千萬人自然是有的,換算下來,一千萬戶,也必然是有的。

如此,那所需的社學,幾百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