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前門大街。

自前明嘉靖二十九年之前,外城未曾修築,這條前門大街,亦是天子赴城外天壇,山川壇的御路。

而隨著京城外城的修築,這條御路,因處在外城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又因前門大街聯通的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要寬許多。

前明嘉靖以後,各省府在京做官的之人,為了解決進京應試舉子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

士子匯聚之地,自然也就帶動了商業的蓬勃發展,故而,隨著時間的演變,京城前門大街,儼然已經成了京城商業最為繁華的街道。

而自改革伊始,位於天子腳下的京城,自然是改革風暴席捲的重地。

時至如今,京城的商稅體系也早已成型,京城九門,稅關林立,卻也沒有對這前門大街的繁華造成絲毫影響。

隨著前門大街開啟道路重修的訊息傳出後,不可避免的,這條整個京城最為喧囂繁華的大街,較之往日,亦是失色不少。

只不過,這份失色,倒也沒有持續太久,便被人們的好奇心所淹沒。

匠人封爵,水泥生產十年之一成利潤,這些事情,早已是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對這傳說中的水泥路,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普通百姓,自然免不了濃濃的好奇心。

故而,在前門大街正式開工重修之後,這工地之外,除了宵禁之時,幾乎都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如此,倒也讓這本來落寞了不少了前門大街,更加繁華起來。

“近來坊間有訊息傳聞,說是下一次科舉,會增加新學作為考核內容。”

街上,馬車緩緩前行,車廂之中,禮部尚書黃錦與禮部右侍郎張四知相對而坐,低聲交談。

“能傳得人盡皆知,此事,恐又是陛下放出的風聲。”

黃錦搖頭:“前些日子,本官奉天子特旨,去了武院一觀,其中學問,著實另有至理,不可忽視啊!”

“哦?”

張四知眉頭微皺:“其中學問到底為何?”

“正如首輔曾說的那般,萬物皆有至理,其中種種,實在非是一言可訴說也!”

“不過,陛下既然放出了這般風聲,想來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具體措施了,到時候……”

黃錦感慨之際,馬車卻是突然停下,緊接著,車伕的聲音,亦是從馬車外傳來。

“大人,前面動工修路了,可否繞路而行?”

“修路?”

黃錦張四知兩人對視,隨即皆是驟顯好奇之意。

兩人相繼下了馬車,往前看去,之間人群匯聚,已然將這前門大街堵得嚴嚴實實,兩旁街道客棧酒樓,也是賓客滿座,一個個,也皆是看著人群匯聚之地。

“走,去看看這傳說中的水泥。”

黃錦輕笑,亦是難掩好奇,當初他至武院工科一覽之時,就曾對這水泥頗為好奇,只不過,當時可還沒出成果,只有著一張張他看不懂的試驗記錄,若非有人講解,他還真看不明白。

如今實物誕生,又鬧出如此大的風波,又豈能不見識一下!

兩人並肩而行,大紅官袍在這街道上,可謂是無比顯眼,圍觀百姓,也是連忙讓出一條道路。

兩人暢通無阻的抵達了工地外圍,工地中忙活的場景,亦是清晰映入了兩人眼中。

張四知看著場中工人忙活的場景,更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