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夢魘(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身重孝的李念歌跑到母后那裡,打算將王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三弟李牧,令人驚奇的是,太后竟然沒同意,拉起他的手跪在先王的靈柩前,義正言辭地說:“念歌,既然你父王如此信任你,將西夏千秋霸業傳給你,這個擔子,你必須擔著,母后相信你,你一定能將西夏王朝發揚光大。”
自此,李念歌的人生正式進入了巔峰狀態,他在朝整頓吏冶,開展多項改革措施,實行自願入伍制度。
以前西夏徵兵比較霸道,老百姓寧可把孩子藏起來也不願意讓孩子為國家效力。李念歌出臺一項規定,每戶人家只有一個兒子不在徵兵之列。
如果每戶自願去募兵處報名還會獎勵一兩銀子。如此一來西夏再也不用為徵不到兵而發愁了。
就這樣,幾年之後,西夏王朝在李念歌的冶理下,進入了鼎盛的時期。李念歌的野心由此而生,心裡開始盤算著南征的打算。
統一天下是每一個帝王夢寐以求的事情。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人傑地靈的南晉,這幾年中他在南晉與西夏邊界發動了多次戰爭,起初都是李念歌大獲全勝,直到長孫璉坐鎮西北,李念歌迎來了一生的對手。
李念歌和長孫璉在邊界較量了整整三年,李念歌沒有打入南晉,長孫璉也沒有將李念歌趕回西夏,雙方就這樣僵持著。
慕武帝去世後,長孫恆發了訃告,說長孫璉遇刺身亡,李念歌原本是該高興的,但他卻很落寞,他失去了一個能夠威脅他的勁敵,也失去了一個知音。西夏士兵多年作戰早已苦不堪言,李念歌決定暫時休兵休養生息。
令他萬萬沒想到,長孫璉不僅沒死還在前不久誅殺皇姐奪得了地位,
李念歌的危機感來了,鬥爭也油然而生。
延慶殿內
太后呼延氏正抱著李念歌剛滿月的女兒,西夏的長公主李長平。小公主這個好聽的名字是父王給她取的,寓意著一生平安。
長平躺在祖母懷中,嘴裡不停滴吐著泡泡,逗得太后笑逐顏開,她對一旁的貴妃說:“你看看,公主真可愛,哀家記得牧兒剛出生的時候,也躺在哀家的懷裡一個接一個地吐著泡泡,先王一碰他的小臉,他就哭起來了。不過公主倒是比牧兒白淨許多。”
“太后娘娘,奶娃娃不禁誇。”裴蘭新見女兒如此得太后歡心,不禁掩面笑道,“公主怎能與三王弟相比呢?大王長得白淨,父女一脈因此長平也白淨。”
忽然太后的臉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大轉彎,一下子陰了下來,抬手將懷中的公主給了奶孃。氣氛也變得尷尬起來,裴蘭新意識到是自己剛才說的話引起了太后不滿,但她把之前自己說的話一個字一個字又羅列了一下,實在找不出有任何不妥之處?
“稟太后,三王子殿下求見!”太后的侍女鳳琴前來稟報。太后示意讓裴蘭新先下去,裴蘭新識趣地抱著女兒離開了。
在門口,李牧遇上了裴蘭新母女,行了一個禮後走入了大殿,跪在太后面前:“兒臣拜見母后,母后近來身體可好?”
“好!”太后將李牧喚到身邊雙手捧起他那黝黑的面龐,接著撫摸著他捲曲的黑髮,欣慰地說,“牧兒,你這些年駐守懷州,知道母后有多麼思念你嗎?母后有時候多想跟你去懷州,跟我的親生骨肉日日在一起。”
“母后說什麼胡話!”李牧握緊了太后的手,像小孩子一般靠在太后的肩頭,“母后您是西夏太后,自然要留在皇宮中由王兄奉養。”
太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眼中流露出遺憾之色:“若不是當年那件事,母后觸及了你父王的逆鱗,你父王也不會因為愧疚將皇位傳給了李念歌。這王位本該是你的,咱們母子也不會一年到頭也見不著面。”說著太后又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兒子久經風霜日漸粗糙的雙手,“兒啊!你放心,終有一天,母后會讓你得回本該屬於你的位置。”
“母后,算了,總是咱們對不住王兄,這西夏在王兄的冶理下日漸強大,再說兒子最近幾年在懷州瀟灑慣了,真要冶理一個國家只怕心有餘而力不足。”李牧說,太后還準備嘮叨什麼話,李牧趕緊轉移話題,“母后,牧兒還未向王兄請安呢,牧兒晚上再來陪您。”。
說完,李牧退出了太后的寢殿。太后看見兒子大步流星的背影,無奈地搖搖頭。風琴走上前去為太后按摩著肩膀:“太后,你不必著急,三王子還小,理解不了您的苦心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