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糧食危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林敬出了皇城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血紅的夕陽灑在道路上,映襯出些許的安寧,這種感覺並不是一廂情願,實際上在林敬擊敗了建虜大軍之後,京城內也都齊齊鬆了一口氣,許多百姓們的臉上也都透著喜氣。
畢竟在此之前的時候,京城內始終都籠罩著一層恐懼,所有人都擔心建虜會進攻京城,或者是圍攻京城,而眼下他們則已經不用提心吊膽地生活,街道上也初步恢復了生氣。
車輪碾壓在京城的街道上,不快不慢地往前走著,不過他們的方向並非是東宮,而是此時京城的糧行街道,那裡匯聚了目前京城絕大部分的糧行,所有的京城百姓都是從那裡購買的糧食。
實際上,糧食的問題並沒有林敬在坤寧宮裡說得那麼輕鬆,只是他不讓周後擔心的託辭罷了,實際上這一次京城在各種因素的共同推導下發生的斷糧問題,已經變得十分嚴重。
在原本的歷史上,在崇禎十六年京城以及整個直隸都發生一次規模浩大的瘟疫,使得人口折損數百萬,光是京城內的人口就幾乎減半,大量的人口減少才使得缺糧問題變得沒有那麼嚴重,可是在如今已經被林敬改動後的世界裡,京城的人口不僅沒有因為瘟疫而折損,反而收納了大量來自京畿地方的流民,糧食危機反而變得擴大化起來。
要命的是,由於阿巴泰去年進軍京畿,導致眼下京畿地帶的冬小麥損失巨大,而且春小麥需要等到八月底才能收割,中間存在的幾個月時間裡,很難用存糧支撐過去,即便是從江南調集的兩百萬石糧食到了,也只能堅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剩下缺口的時間,只能再去想辦法了。
等到馬車停下的時候,林敬等人已經到了糧食街上面,他還沒有下馬車,就已經看到街道上人滿為患,幾乎所有人都在爭先恐後地搶購著糧食,僅有的一些兵丁根本無法維持秩序,導致整個街道上都是亂糟糟的一片。
更關鍵的問題是,糧行的存糧都已經不多,很多門店都關了大門,若是再這麼買下去,只怕不僅僅是漲價,到時候倘若徹底斷糧,百姓們怕是有憤怒之舉。
見此情形,林敬也沒有下車,沉聲吩咐道:「派人將順天府尹請來。」
「是,殿下。」
一名隨從很快調撥馬頭,朝著順天府衙方向前去傳令。
過了片刻之後,一名頭髮花白的官員在騎士的引領下來到林敬的車前,他跪下道:「臣順天府尹郝晉見過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林敬不好託大地繼續待在車裡,他連忙走出來,將郝晉攙扶了起來,說道:「郝知府,今日喚你前來,便是為了京城的百萬子民。」
一邊說著,他的腦海中一邊回想起了這個郝知府的相關資料,不得不說,此人能夠當上順天府尹,的的確確有幾把刷子。
現年接近六十歲的郝晉在大明的確算一個人物,他自幼便以天才聞名,在十六歲時便已經做出了紅葉詩八篇,其中像那首「幾處紅霜葉,深紅更淺紅。秋光流水外,山色夕陽中」,更是得到了士林中的一致好評。
不過天才往往在科舉一途上不甚順利,郝晉三十六歲才中舉人,一直等到崇禎元年也就是四十三歲的時候才中進士,接下來十幾年的時間則一直在四川當官,官聲也還不錯,因此在守完母喪之後,才得以擢升為南城監察御史,很快又升為了順天府尹。
郝晉終究是在地方上做官做起來的,並不是那種只會擺弄唇舌的人物,他對於地方民生想來十分重視,因此他很快也就明白了林敬的意思。
「殿下,眼下京城糧荒,臣已經想方設法去調集糧食,只是微臣力小,未能籌集到太多糧食,只怕要向朝廷求援.....」
說這些話的時候,郝晉的臉上多少有些羞愧之色
,他覺得自己身為順天府尹,理當去解決好京城百姓的生活所計。
林敬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郝晉面臨的問題有多負責,也不再多言,誠懇地說道:「郝知府,本宮已經派人向江南調糧二百萬石,但是這糧食並不是調來就算結束,倘若不能妥善處理,怕是反而會釀成禍事,你明白嗎?」
郝晉低聲道:「莫非殿下擔心有人囤積居奇?」
「沒錯,國亂之際必生妖孽,不知有多少人打著***的想法,他們不顧百姓死活,可是你我卻不能不管不顧。若是等糧食到了,你準備怎麼發下去?」
林敬決定先考考這個天才再說,倘若此人只是一個有名無實之輩,那麼他也要第一時間建言換掉這個知府,免得他釀出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