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說,儘管盛京和京師的這兩個皇帝在能力上天差地別,可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卻一如既往地令人服氣,無論是皇太極還是崇禎皇帝,在處理政務方面都屬於勞模級別。反而是林敬卻在這個時候,開始寬慰著自己的老孃周皇后。

自從周皇后將父親周奎從京城趕走以後,其餘的皇親國戚們也都收斂了不少,他們可沒有周家這麼厚的聖眷,自然也不敢在這個關鍵時候被當成典型給抓掉——說起來,這裡面也有劉文炳和鞏永固的功勞,他們在京城勳貴裡也多有宣導皇上和太子殿下目前的政策思路,也讓很多人並沒有對新的宗室新政產生太大的牴觸,使得整個程序順利了許多。

不過這麼一來,周皇后自然也多多少少有些鬱鬱寡歡,她為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將自己的父親趕出京城,要說心中不難過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林敬這幾天經常前來拜見周後,還還將坤興公主和定王都帶了來,母子終究是一體,在刻意的討好下,周後的心情終於好了很多,還經常打聽前線的動態,她是知道林敬上過戰場的,卻不知其中兇險,自然關心萬分。

林敬便撿著戰場上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說給眾人聽,他繪聲繪色地描述道:「之前打阿巴泰的頭一天晚上,兒臣曾經聽人講過一個笑話,說京城裡的兵部尚書問內閣首輔一個問題,

咱們大明九邊眼下養這麼多軍隊的目的是什麼?「」

周後連忙回答道:「還能有什麼目的,肯定是為了抵禦建虜。」

林敬好整以暇地說道:「當時首輔也是像母后這樣回答的,結果兵部尚書反駁道:「那是咱們要讓九邊百姓以為我們在防禦女真的入侵,可是女真卻知道咱們沒有。「」

笑話一出來,並沒有受到眾人應有的歡聲笑語,這不由得讓林敬頓時有些尷尬,他連忙乾笑幾聲道:「坤興,你們怎麼不笑?」

年幼的坤興公主眨巴著眼睛說道:「太子哥哥,坤興都沒有聽懂呢。」

林敬頓時臉色紅得像一塊大紅布,他尷尬地撓頭道:「哈哈,等會太子哥哥再給你講一個笑話......」

一旁的定王連忙嚷嚷道:「太子哥哥,你要不給我們講講你打仗的事情吧,我也好想跟著太子哥哥去打仗!」

林敬有些不願意去講血肉橫飛戰場上的殘酷,他凝重地說道:「打仗並不是耍樂,太子哥哥恨不得一輩子都不會打仗,然而眼下我大明內憂外患,太子哥哥才不得不上戰場,然而太子哥哥上戰場的意義,便是讓你們不用去戰場上。」

定王年紀太小,一時間有些沒有聽懂,只覺得這番話似乎說得極有道理一般。

一旁的周後連忙岔開了話題,她輕聲道:「聽說京城的糧價已經漲

了三倍有餘?」

林敬猶豫地想了想,終於說出了實話,「母后有所不知,眼下京城糧價已經相對於去年漲了五倍多,而且遠遠還沒有到盡頭,兒臣已經安排戶部督調江南的糧食入京。」

實際上,京城的糧食之所以價格飆升,跟眼下的局勢密切相關,由於去年阿巴泰大軍入關,使得大明京畿地方遭到荼毒,很多糧食都被建虜搜刮一空,再加上明軍屢屢用兵的緣故,也使得北方出現了缺糧的境地,而這個時候山東才剛剛開始進行分田,還沒有實現第一次夏收,因此也就出現了糧食危機。

不得已之下,林敬透過內閣給南京發去了籌措糧食的命令,很快將會有二百萬石的漕糧會起運進京——不過這一次與往常不同的是,所有的漕糧不再經過漕運的方式進京,而是由沙船幫從海路運抵進京城。

周皇后聽到這番話後,不由得擔憂道:「眼下朝廷已經這麼困難,本宮也需要多多少少盡些心力。」

說完後,很快便有奴婢上前來,拿出了三千兩白銀的本票,交給了林敬。

「本宮積蓄實在不多,這三千兩白銀總算也能買上一些糧食,慈娘你拿去賑濟了吧,就算本宮為京城災民盡的一份心。」

林敬有心拒絕,可是卻被周皇后所制止,他便也說道:「眼下所有人都不容易,父皇和母后更是都在厲行節儉,為天下人為表率,兒臣亦當效仿。兒臣願意帶頭節省東宮開支,裁汰不必要的人手,以全力行儉政。」

國家危難之際,為君者更應該帶頭厲行節約,因此對於林敬的表示,周皇后也表示十分贊同,只是反覆叮囑林敬不能委屈了自己,母子之間的孺慕之情卻是更深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