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納悶了,自己軍中不缺羌人,也不缺賨人,但氐人沒幾個,更沒有李慕這號人。

迷茫的望著左右。

“鄧艾軍俘虜十一將,其中一人名喚李慕。”親兵回答道。

“原來如此。”這段時間太忙,楊崢都快忘了這茬。

其實這幫降將也不好處理。

殺了,會引起雍涼其他將領的反感,以後更沒有人投奔自己。

放了,又有些不甘心,這幫人不是普通俘虜,很多都有一定的家世,利益也與鄧艾繫結,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既然這個氐人少年舉族來投,應該能勸李慕回心轉意。

“去放了李慕,在西都城置一座宅邸,贈與他。”

“唯!”親兵領命而去。

氐人少年大喜,“謝將軍、謝將軍。”

還鼕鼕的給楊崢磕了三個響頭。

比起一個降將,楊崢其實更在意麵前的少年。

“你叫什麼名字?”

“李特。”少年抬起頭道。

自己麾下有了一個張特,現在又來了個李特。

“以後入我麾下,你可願意?”

“此亦是特之夙願!”李特喜上眉梢。

楊崢扶他起來,剛想把自己的精製環首刀賞給他,感覺這些天送的太多了,鐵坊主事樊鐵夫都有意見了,也不能怪他小氣,楊崢的佩刀,都是百鍊精品,費工費時,還費錢。

只能脫下自己的披風系在他身上,“你以後就是本將的親兵。”

“唯!”李特沒有絲毫不情願。

按照這時代的搞法,這叫解衣衣之。

這年頭的人就吃這一套。

李特恭恭敬敬站在親兵之中。

其他親兵斜眼望來。

楊崢的親兵非比尋常,軍中很多中級軍官都是親兵外放的。

現在一個黃毛小子直接就佔了一個坑,憑什麼?

西平一個好現象就是有本事的人會得到尊重,無論是武藝,還是文采,哪怕是鐵匠、醫者,只要有一技之長,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最主要的原因是西平處於漢夷銜接之處,在楊崢的引導下,各種人才的地位和待遇被提高,僅次於軍人。

軍中崇拜強者,李特身材雄壯,但沒顯露過身手,自然有人不服。

若是劉珩在此,少不得又是一番冷嘲熱諷。

楊崢注意到身邊親衛神態的變化,也猜到他們心中所想,卻並沒有干預。

適當的競爭可以允許,也有助於保持軍中活力。

在金城呆了快兩個月,屯田中的青苗已經沒過腳踝,五個折衝府被魯芝搭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