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去年秋冬之際,楊崢便已在準備。

修建水渠,鋪平道路,修整土地。

現在只不過按部就班,速度頗快。

周煜選出漢氐老農,引導教授羌人耕種。

為了提高效率,楊崢還讓鐵坊打了上百把鐵犁、鋤頭等工具,耕田的牛馬多的是。

楊崢窮怕了,糧食不僅是食物,在這時代也等同於貨幣。

西北但凡聰明一點的人,無不玩命的種田。

隔壁南安郡,原本是羌氐最不安分的一郡,鄧艾升任南安太守之後,廣開屯田,修築塢堡,幾年間羌氐服服帖帖,無人敢再鬧事。

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

古代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吃上飯的問題。

楊崢野心很大,不止是灕水兩岸,連黃河以南,上下游,但凡適合耕種都開墾出來。

黃河西北的西河地區則作為牧區。

積石山為聚民藏兵演武之地。

百廢待興之後是欣欣向榮。

穩定的環境讓諸族對枹罕的凝聚力越來越強。

“開了如此多的屯田,只恐引他人覬覦,屬下建議,在十七塊屯田之側修建塢堡,以作守禦之計!”周煜找到楊崢道。

這個建議不錯。

就算不防備賊人,也要防備野獸。

剛剛種下去的種子,轉眼就有野豬來覓食。

野豬通常是全家出動,一個晚上就能拱翻十幾畝的田地,吃掉種子。

“你現在是民營統制,凡是有利於屯田生產之事,你放手去做,到時候彙報一聲即可。”楊崢沒事必躬親的習慣。

一個合格的領導,該放權的時候要放權。

什麼都抓著,也不利於培養手下。

一句簡單的話,讓周煜大為感動。

巡視完灕水的屯田,剛要去黃河南面,那邊已經卻先派人過來了。

“將軍,我部屯田遭到傅難羌部襲擾!”楊崢眉頭一皺。

明月峽之戰才剛剛消停幾天,自己都沒去找羌人要說法,羌人們倒先來了。

傅難羌是隴西諸羌中的一支,算不上特別強大,曾跟隨先零羌、迷唐羌反抗朝廷。

在西北屬於老牌刺頭。

只要涉及土地,難免就會有糾紛。

但再刺頭,也不該這個時候招惹楊崢。

“斥候先去哨探,集齊賨營,跟我去看看。”

一隊斥候與親兵聞令各自離去。

一個時辰後,一千賨漢混雜的步軍彙集。

有了俄何燒戈送來的盔甲軍械,這支步軍真有幾分甲士的氣質,近一半人披著鐵甲。

蜀軍的暗紅色盔甲被染成了黑色。

見了血的賨營猶如一把出鞘的寶刀。

長刀大盾,旌旗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