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流民遍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地級以上的勢力,響應大禹的召集齊聚神都,就是為了成立反晉聯盟,那最不想看到這個聯盟成立的,毫無疑問就是大晉,既然如此,最不想各地勢力順利抵達神都的,那還能有誰?
詹臺清本身就是一尊陰陽聖境的武道強者,代表的還是羅剎聖教,有膽子也有能力阻攔的,還逼的她如此行事,放眼天下,本就不多。
他們去神都的這條路,絕對兇險至極!
侯玉霄想清楚了這一點,原本剛剛放鬆下來的神經,立馬就緊繃了起來,連帶著對詹臺清的不滿,也瞬間達到了極點。
這女人不聲不響的拉他過來,偏偏還不提前告知風險情況,其他人都知道,就他一個人傻傻被矇在鼓裡。
甚至到現在,詹臺清還擔心自己逃走,其他人都可以兩兩離開,唯獨把自己捆在身邊,侯玉霄心裡的怒氣幾乎要溢位胸腔了,可看了看詹臺清他還是沒敢爆發出來,只能默默的籌備。
只有半個時辰時間準備,侯玉霄不敢浪費,沒等侯氏其他人下船,他立馬就把侯非三人召集在了一起。
“我要先走一步了,侯寸帶子鼠檔人馬留守在百鳴渡,侯英帶辰龍檔人馬,明日出發前往望川道城,侯非帶葵部人馬前往九華道城。
你們都派人儘量打探三地的勢力情況,以及地域特徵,等我從神都返回時就會聯絡你們,切記在外一切用化名行事,不可暴露身份,我侯氏在北地可是有仇人的,別引來了無妄之災。”
此行已經用不上他們,正好讓三人打探北地三道的勢力情況,好為以後做準備,他們目前所處的百鳴渡位於臨江道,由侯寸負責,望川道交給侯英,九華道交給侯非,等他返程時,途徑三地也剛好能有個照應。
有詹臺清的命令在,哪怕看到三人看著自己的眼神中滿是困惑,他也不敢說明原因,只是囑咐三人在外一切以安全為主。
三人雖然疑惑,但見侯玉霄不願多說,也只能按他的命令列事。
見三人離去,侯玉霄獨自一人沉思了片刻,心神沉入識海,慢慢調集業障,注入神蓮的第一片黑色花瓣,隨之他的外形也逐漸開始發生變化。
他的身形緩緩句僂,臉上面板也變得乾澀,甚至頭髮也一根根的轉為白色,童孔漸漸混濁,手中原本握著的蒼龍棍,用一層油布裹著,活像一個杵著柺杖,看起來行將就木的老者。
而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的氣息,由原本的大宗師之境,緩緩收縮萎靡成了罡氣三境抱丹期。
侯玉霄找了一面銅鏡,看到鏡子裡的自己,已經變成了任峰的模樣,臉上卻依舊有愁容。
“這神蓮的功效,還會隨著修為提升而增強,此前只能變換外形,如今連修為都可以隱藏了。”
變身功效的增強,沒能抵消心中的擔憂,侯玉霄一頓,眼中露出燥鬱之色,微微一嘆。
“老虔婆明擺著要拉上我,肯定不會給機會讓我逃走,我若是真的逃走了,得罪了她,還會連累家族,這趟無論如何都要陪著她走,只能儘量小心了,隱藏一下身份修為,說不定能有奇效!”
侯玉霄對詹臺清沒好感歸沒好感,可這女人的實力和智慧,他都是承認的,這趟行程,連她如此謹慎,那隻能證明前路必然危機四伏,甚至是九死一生,由不得他不謹慎小心了。
只有半個時辰,侯玉霄也不敢耽擱,收拾好之後立刻去主廳找詹臺清回合,詹臺清和丁香兩人都已經帶上了一層面紗,顯然也是為掩人耳目。
一般女子行走江湖,戴面紗也算不上什麼奇怪的事,兩人這麼帶著面紗,是要掩飾好,不隨意出手,應該也不會引起他人注意。
“伊,千面玉郎名不虛傳,侯家主有心了。”
兩女看到侯玉霄句僂的身姿,蒼老的神態,顯然第一時間是沒有猜出來的,但僅片刻,兩人就想到了侯玉霄的外號,丁香還順帶出言稱讚了一句,詹臺清則是滿臉不屑之色,就差出言嘲諷侯玉霄的這手本事了。
“前路既危險,那就提前準備準備,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丁香姐姐也莫再稱我侯家主了。”
侯玉霄看著兩女年輕靚麗的姿態,心神微微一動,憋起了壞,拱手虛心建言道:“此行既不能聲張,那最好還是要像一點,不若,咱們就假扮成父女三人,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想起待會兒老虔婆要喊自己爹,侯玉霄心裡別提有多激動了,雖然是假的,但能佔到這老虔婆的便宜就行,他無比期待的看著兩女,期盼兩人沒看出自己的小心思,答應這個提議。
…………
一個時辰後,百鳴渡以北。
三匹上品戰馬拉著一架車正疾馳在官道上,侯玉霄一邊揮舞著馬鞭,嘴裡喊著“架”,一邊時不時側頭看著身後馬車的簾子,滿臉憤恨之色。
“專心駕車,三天之內,務必趕到臨江道城。”
倏然,馬車內傳來一道清冷的聲音,驚的侯玉霄一個激靈,忙低聲答道:“大小姐放心,老奴一定竭盡全力,保證三天,抵達臨江道城。”
說完後他也不敢再胡思亂想了,專心駕著車往北一路疾馳,馬車速度不比單人行駛,一天只能跑一千五百多里,百鳴渡距臨江道城有四千多里路,三天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他是得專心點。
按最快的方式趕路去中州神都,三人應該直接騎馬,詹臺清安排馬車趕路,侯玉霄剛一開始還不理解,後面看到她又改變線路,侯玉霄立馬就反應過來了,這老虔婆是為了不被他人攔截,才刻意延緩速度,改變路線的。
這麼一來,侯玉霄心裡就更沒底了,老虔婆人雖然不行,可實力還是沒話說,連她都如此絞盡腦汁想要避開的敵人,那強大程度,肯定超乎自己想象了,這要是萬一碰上,豈不是死路一條。
臨江道前面一天行路過程還好,官道上人煙不多,但情況還算正常,可往北又走了一天,深入臨江道境內之後,官道上的情形就變了。
拖家帶口的逃難百姓,一群藉著一群,其中甚至還有許多開身境乃至是罡氣境的武者,武者尚且還好,到底有本事傍身,於武者而言,一口吃的在哪都不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