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歷史迷霧(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丞相也不想出這個頭,對於辛焯此時的舉動,他能夠理解。
畢竟辛焯就算少年老成,有重熙皇帝的幾分模樣,但也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突然間聽到這種噩耗,難免六神無主。
況且事情發展到今天這種情況,盧丞相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但為了大晉的江山萬年,有些犧牲是難免的。
盧丞相是文官,他們自認為忠於的是大晉朝廷與天下萬民,只要和這兩樣相比,其餘的全是細枝末節,可有可無。
這樣做當然有風險,但只要沒人知道,相信未來的小皇帝也樂於見到這種結果。
叔侄相爭總好過父子相爭,這樣沒了孝道與人倫的制約,相信小皇帝做起事來,會輕鬆許多。
直到此時盧丞相依舊認為,自己是為了辛焯或是大晉好。
重熙皇帝不忍對血親骨肉動手,那就只能外人來幫他們了。
以孫福和馮克明的精明,怎會容忍有人在大晉京畿附近蓄養私軍,這將成為千古的謎團。
只要真相隱沒於歲月,那就沒人能指責當朝首相的不是來。
史書上不能寫明的事情多了,不在乎再多這麼一樁。.z.br>
盧丞相讓辛焯哭夠了,才輕咳一聲,「老臣請殿下節哀,朝中百官與天下萬民,都在看著殿下,陛下還在隔壁躺著,這時最重要的是處置接下來的事。」
辛焯抽泣道:「本宮現在......心如刀割,六神無主,請,肯請老丞相拿個主意。」
盧丞相對辛焯的態度很滿意,捻鬚沉吟片刻後說道:「當務之急,請殿下以陛下的名義頒下聖旨,八百里加急,將齊王的罪行公佈天下各州府,以正視聽。同時命宗人府褫奪齊王一系的封號與封地,並將其定為逆賊,號召天下臣民共誅之。」
辛焯看了眼孫福,「孫公公對老丞相的安排可有異議。」
這不是辛焯有多重視孫福,而是皇帝的印璽都在這個老太監手中,適當的尊重,有助於爭取孫福的支援。
孫福連忙躬身道:「老奴聽聞噩耗亦是痛心疾首,如今陛下不能理事,宮中所有事,一切全聽殿下安排。」
孫福的姿態放的很低,辛焯繼位的詔書已在盧丞相袖中,早晚這天下是這位世子殿下的,孫福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辛焯點頭道:「那一切就託付給老丞相了,讓人務必收殮好父,父王的遺體,暫且送回谷王府安置,待本宮侍奉完皇爺爺後,再為父王守孝......」
辛焯原本的擔憂,此時全部化為悲傷,這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緒,起初他怕父王會回來與他爭皇位,可現在谷王已薨,心中剩下的只有對父王的無盡愧疚與失落。
盧丞相欠身道:「老臣還有事要請奏,老臣會讓兵部行文,命各地衛所與邊軍加強戒備,讓他們節制好手下,並對逆賊開始追繳,此事當急辦,不能等著陛下醒過來再下旨了。」
辛焯知道輕重,馬上點頭道:「清繳逆賊的事就全託付給老丞相了,本宮眼下對朝政不熟,一切便就交由老丞相做主,望老丞相掛念皇爺爺與本宮的信重,扶保大晉江山安泰。」
眼下局勢越發複雜,辛焯當然不能讓盧丞相回公房辦公,於是命小太監引著丞相大人,就在一旁的桌案起草各項詔書與命令,然後交由孫福用印。
辛焯就看著二人在那邊起草詔書,目光微寒,可心中的不安卻越發強烈。
齊王的叛亂讓他始料未及,這中間有什麼樣的隱情,叫人難以看透。
但肯定簡單不了!
馮克明是什麼樣的人,辛焯沒怎麼接觸過,並不太瞭解,可是重熙皇帝是什麼樣的人,辛焯還算有數。
他相信自己的爺爺就算再糊塗,也不會犯這種錯誤,可是現在不是深究真相的時候。
如今他還沒有坐上皇位,還需要眼前這些人幫他坐穩皇位。
這時辛焯多少有些理解皇爺爺的話了,所謂孤家寡人就是說得現在吧。
誰都不能信,也不敢信,卻還要用著他們。
不用這些人,他的話連這座寢宮都傳不出去。
一些朦朧的想法在辛焯心底生起,他要改變這種情況,做真正的大晉之主,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傀儡。
盧丞相與孫福很快起草好了幾份召書,交到辛焯手上。
辛焯拿著召書掃了幾眼,並未逐字細看,似乎很信任眼前的兩人,然後一臉悲容的對二人道:「本宮此時心亂如麻,一切就交給二位了,本宮還要過去陪著皇爺爺,這幾份召書就請丞相大人明發各部吧。」
盧丞相勸慰道:「殿下勿憂,這些事老臣會與孫公公辦好,等召書發走後,老臣會去陪著殿下。」
等辛焯回到皇帝榻前,盧丞相才對孫福低聲說道:「齊王帶著亂軍去了哪,別說你不知道。陛下眼看就要大行,一切可兒戲不得。」
孫福道:「齊王那裡鬧不出什麼大風浪,他的行蹤自會有人來報,丞相大人不必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