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噩耗(第1/2頁)
章節報錯
谷王世子辛焯來到寢宮大門前,在裡面把殿門開啟,「請盧丞相與孫公公進殿吧,本宮與皇爺爺談完了,此時皇爺爺已經睡了過去。」
盧丞相與孫福很默契的沒有問,皇帝祖孫二人談了什麼,向著辛焯行了一禮,便再次回到殿內。
孫福召來御醫為重熙皇帝請脈,時間不長,御醫擦了下頭上的汗,回身向著三人搖了搖頭。
辛焯此時逐漸適應了身份的變化,出聲問道:「皇爺爺身體如何,是否會再次醒來,本宮還有事想向皇爺爺請教。」
御醫向著孫福與盧丞相看了一眼,見二人沒有任何表情,才回道:「陛下脈息枯竭,已有,已有不可言之兆,臣下估計,再有......」
辛焯見御醫吞吞吐吐,心中已然明瞭,壓下心中複雜的情緒,對御醫道:「這裡沒有外人,皆是皇爺爺的信重之人,你就照直說吧。」
盧丞相對辛焯投去肯定的目光,覺得重熙皇帝的選擇果然沒錯,單是谷王世子這種遇大事不慌的勁頭,就有些許英主之風。
人本來就要死的,無論平民還是皇帝,可是活人還要繼續活著,特別是一位皇位繼承人,那承擔的不只他自身的榮辱,更是整個帝國的未來。
如果辛焯只是虛情假意的表現出悲傷,而不考慮下一步的安排,從孝道角度來說沒什麼,可對於要當皇帝的人來說,就顯得有些分不清輕重了。
御醫向著辛焯跪下道:「剛才陛下已經醒過一回,氣血早已萎靡,估計熬不過今夜了。」
殿中幾人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透支生命力的湯藥,徹底消磨了重熙皇帝最後一絲氣力,看來皇帝大行就在今夜了。
辛焯好言撫慰御醫幾句,叮囑他不要亂說後,便讓其退下,然後對孫福道:「宮裡諸事向來由孫公公執掌,還要勞煩孫公公嚴守大內宮禁,不讓宵小有可趁之機,以防加重皇爺爺病情。」
孫福明白皇宮就快迎來新的主人了,當下不敢反對,連忙轉身出去安排。
辛焯見孫福走後,便對盧丞相行了弟子禮,盧丞相心中微微詫異,不過還是受了皇孫這一禮,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是他身為朝堂首相應得的禮遇。
辛焯道:「剛才皇爺爺反覆向辛焯交待,以後凡事要多向老丞相請教,還望老丞相就像對皇爺爺那樣,時時教導辛焯,不讓本宮行事有所偏差,辜負了皇爺爺所託。」
盧丞相彷彿看到重熙皇帝當年向自己行拜師禮時的情形,心中五味陳雜,等辛焯說完後,對著辛焯回道:「老臣已過古稀之年,且身有宿疾,時常夜不能寐。若是殿下不棄,老臣便在朝中再呆上一年,不過一年之後,還請殿下准許老臣乞骸骨歸鄉。」
出言挽留,這算是辛焯對老丞相的禮敬之意,畢竟人走茶涼的事,不能幹的太明顯。
同時盧丞相也開出條件,再幫未來的小皇帝一年,等一年之後,他便要告老回鄉,給順眼的人倒出位置。
讀書人講究三思,這時的盧丞相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盧丞相心裡清楚,若是眷戀權柄,意味著將來與小皇帝的衝突會變的多起來,多少戀棧不退的前輩,全是因為不知進退沒了好結果。
一朝天子一朝臣,退下來還可以回鄉風光,不退可能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辛焯想要朝堂權力的平穩過渡,那就需要盧丞相不藏私的交出自己的政治遺產,二人轉瞬間便達成了協議。
同樣辛焯也不用再擔心盧丞相在他繼位這件事上使絆子,十來歲的年紀,雖然手段還是稚嫩,但已比過去許多皇帝做的好。
辛焯讓小太監搬來一把椅子,讓盧丞相坐下來休息,然後辛焯推說想要方便的機會,離開盧丞相的視線。
.z.br>
辛焯來到重熙辦公的正殿,按著重熙皇帝的交待,在一個隱秘的櫃子裡找出一個匣子,然後出門讓早等在一邊的孫喜過來,把匣子交給孫喜後,在孫喜耳邊低聲吩咐幾句。
孫喜抱緊匣子連連點頭,然後向著辛焯施了一禮,匆匆轉身離開。
辛焯對這座皇宮一直覺得很陌生,短時間的宮中生活,讓他對皇宮中的所有人缺乏信任。
這是個沒辦法的事情,對於孤身一人進入皇宮的親王來世子來說,這座輝煌的宮殿,不到最後一刻還不是他的,那些保衛皇帝的幾千御林軍,顯然更聽孫福的命令。
這讓辛焯有些莫名的發冷,好像腳踩在半空中,總覺得自己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
如今要說他最信任的人,只有眼前這個孫喜,還有那個不時被孫喜掛在嘴上的肖華飛。
辛焯只知道一點,他需要忠於自己的軍隊,環繞在他身邊,這也是重熙皇帝的最後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