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以墨淨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肖華飛又安慰孫喜一會,孫喜情緒控制力很好,不多時便恢復平靜。
二人再次落座,肖華飛不讓孫喜稱他為肖少爺,或是肖百戶,二人間以兄弟相稱,肖華飛年紀大自然為大哥,這主要也是為安孫喜的心。
孫喜果然與肖華飛更加親近,長久缺少關愛的他,這時找到了家人關懷的感覺,覺得自己不再是被人嫌棄的小太監。
孫喜謹慎地到包廂門口看一眼,確定無人後,再次關緊房門,當著肖華飛的面拿出他貼身藏著的官位名單。
肖華飛接過一看,好傢伙,紙上林林總總羅列出十多個官吏職位,上到地方衛所,下到縣衙書吏無所不包。
看來皇帝老爺真的是窮瘋了,所幸上面沒有正堂官,如果再把正堂官賣掉,大晉估計挺不過多少年就要亡國。
進士官一樣貪,但總還算有見識,不會主動逼百姓群起造反。
但花銀捐官的人可不一樣,人家是來做生意,投入就要有回報,至於國家與百姓如何,他們可是不管不顧。
肖華飛看到最後的銀子數目,對這一萬兩的標價,心中倒沒有覺得有多麻煩,天下有錢人太多,這點銀子對皇帝可能是個問題,對眾多的富紳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因為這群人至少一百多年都沒有上過一文稅,形容他們家財萬貫都是小瞧他們。
孫喜為難的告訴肖華飛,在一萬兩的基礎上,還要給宮裡的貴人們加上三千兩銀子的潤筆費,畢竟將來下聖旨蓋印還需要勞動他們的貴手。
肖華飛表示完全理解宮裡公公們的為民操勞過後想有回報的心情,那群死太監不撈銀子還能圖什麼,不過這話他沒有說出口。
當著瘸子說短話,不是江湖中人所為。
肖華飛在心中盤算一番,告訴孫喜應該沒有問題,還有就是捕頭那個缺,他要替人定下來。
吳苟道在縣衙裡查訪二十年間主管戶籍的經手人,有個捕頭身份應該更好行事。
至於那鄭捕頭就只叫他能滾蛋,誰讓大晉始終名義上還是重熙皇帝最大,再說肖華飛可不是以德報怨的人。
孫喜此時心情輕鬆不少,眼看這趟出宮的差事已有著落,回去後即便不能受賞,但也不至於受罰。
商議完畢後,肖華飛陪著孫喜到一樓喝茶,又讓小芹到官驛陪孫喜去住幾天。
小芹和孫喜自然不會反對,在謝過肖華飛後,小芹興高采烈地拉著孫喜的手一起離開。
肖寧眼睛望著小芹的背影心中忐忑不安,向肖華飛問道:“少爺,小芹這哥哥這什麼來路,看著可不像好人啊,不是要把小芹接走賣掉吧。你可不能一時心善,把小芹的賣身契給他。”
肖華飛怎會不知道肖寧的小算盤,也不向他解釋,反而說道:“看到門口賣炊餅那個老漢沒,你拿一兩銀子去給我買半上炊餅,告訴他大山在三樓等拐把子。”
肖寧聽得一頭霧水,還想細問,肖華飛卻已經起身往三樓走去。
肖寧只好從櫃上找出一兩銀子,跑去買半個炊餅,將肖華飛那沒頭沒尾的話向老漢講了一遍。
老漢頭聽到那句話頭都沒有抬,閃電般收下肖寧的銀子,連炊餅都沒給,扛起炊餅挑子轉身離去。
肖華飛回到三樓包廂,此時包廂已經清掃乾淨,他坐在窗邊又看起孫喜給的名單。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門外響起輕輕的敲門聲,肖華飛應聲後,吳苟道閃身進入包廂。
肖華飛沒心情照顧重熙皇帝的面子,直接將手中的名單交給吳苟道。
吳苟道看到名單心裡很是激動,他在縣衙裡早就聽到風聲,大家都在瘋傳姚安縣的官吏恐怕要來一次大換血。
雖然吳苟道覺得這裡沒有自己什麼事,可看那群人天天心神不寧,也覺得挺有意思。
吃瓜自古以來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吳苟道當然也無法免俗。
甚至還有不怕亂子大的人,開出盤口押誰能保住官帽子,誰又會丟了官職。
如今有這份名單在手,吳苟道有信心,回去後給他們來個通殺,貼補一下他那些兄弟們的家用。
至於名單上有沒有好官,吳苟道在內心表示,皇帝陛下還是很英明,反正這名單上面是沒有一個好東西。
若是把姚安縣所有官吏都拎出來站成一排,把他們每個人都罷官,那肯定有被冤枉的人。
但要隔一個人才罷一個官,則要放跑一大群混蛋。
肖華飛也不管吳苟道怎麼想,吩咐道:“你去把咱們縣裡的富戶趟一遍,按照他們的身家,推薦官職給他們,在標價上加上四成賣給他們,其中一成是你的辛苦費。對了,捕頭那個位置我給你買下了,方便你辦差。再一個不要把整個名單露出去,這件事雖然可以做,但不能做白了,懂嘛。”
吳苟道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眉開眼笑地說道:“大人就瞧好吧,咱們影龍衛做事從來就沒有過光明正大的時候,屬下肯定把事辦漂亮嘍,把他們的兜檔布都給您扒回來。”
吳苟道講得粗俗,卻挺合肖華飛的心意,大晉為富不仁的傢伙太多,坑他們點也沒什麼要緊,再說皇帝都不心疼自己的江山,他跟著操哪門子心。
不過肖華飛可不稀罕那些人的兜檔布,而是重熙皇帝陛下想要,當然這只是肖華飛在心中想想,不會對吳苟道說出來。
不過在最後他還是再三囑咐吳苟道,只能找那些身家清白,沒有劣跡的人選,這是肖華飛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