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石見銀山,朕此生必伐倭!(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承宣帝又對賈府莊田內的一座剛建造成型的堡壘產生了興趣,便指著那堡壘,詢問道:“此堡為何這麼建?”
“啟稟陛下,此為稜堡,是臣用來作為這一帶莊戶們屯糧和防備盜寇用的,外部這些稜角利於防備盜寇襲擾。”
賈璉回道。
承宣帝這時候神色漸漸嚴肅,但也沒對賈璉說什麼,只轉身看著諸臣,問:“諸卿認為此堡如何?”
諸臣皆面面相覷。
然而,沒多久,在資政學堂習學的孫傳庭先出列,道:“啟稟陛下,臣覺得可惜。”
承宣帝眉頭微挑:“卿認為可惜在何處?”
“這樣的稜堡,用作莊戶屯糧防寇實在是大材小用。如果臣沒有猜錯,這堡城之牆體如此多稜,當是為了抵禦數門火炮轟擊,同時利於守城士兵持火器在兩側對攻城敵軍進行排隊射擊,這不是普通堡壘,這是兩國對戰才用的堡壘,狀元公卻拿來只作為莊戶們屯糧防寇使用,實在是有委屈這稜堡之嫌。”
孫傳庭回道。
賈璉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的孫傳庭還是如原本歷史上的孫傳庭一樣知兵,在軍事上有天賦,竟很快就瞧出來,自己這是軍事堡壘,眼下這個世紀最流行的軍事堡壘,且是為了有效防禦火炮攻擊的軍事堡壘。
沒錯,賈璉就是為了防止歷史上多鐸用火炮轟開揚州城的情況再出現,他建稜堡就是為了能夠防禦火炮的攻擊。
“陛下,臣亦認為,這堡壘用來僅僅作為莊戶屯糧防寇的確是不該,狀元公到底是武勳出身,家學淵源,於攻防之道上領悟果然比他人厲害,早應將這樣的稜堡上奏朝廷,請朝廷在九邊推廣,而不是隻用來為莊戶使用。”
同樣在原來歷史上于軍事上頗有才幹的盧象升也在這時候跟著說了一句。
“家學淵源?”
“家學淵源個屁!”
“在自己成為賈璉前,賈府上下的爺們,要麼不學無術,要麼就改從文了,哪裡還會去想什麼兵家之事。”
賈璉這時候腹誹起來。
“所言有理,朕觀這稜堡的確頗適宜火器防守。賈卿,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既有這樣的城防新建法,竟不想著上報朝廷!造在這莊子裡,真正是不值當。”
承宣帝點頭說後就責備起賈璉來。
賈璉忙道:“陛下容稟!非臣不願勸家人獻此法子,實在是不敢草率言政,一來兵政就切忌空談,臣一非經歷實戰之人,又不及剛才二位學官知兵,怎敢擅談攻防之事,而誤國家;二來臣自思,朝廷如今國用不足,如建言朝廷廣造此堡,恐使民力耗損更大,畢竟朝廷若將此堡,肯定要比臣這堡大許多,所費之銀自然不是小數目。”
承宣帝聽後感覺像是被賈璉從心窩子捅了一刀。
以致於他現在只有點頭,沒有說話。
他聽得出來,賈璉前一個原因不過是客套話,後一個原因才是真的。
似乎在對他說,你丫的有錢嗎?
把這法子獻給朝廷,你能讓有司照著這個法子建城嗎,就等著有司朝你獅子大開口的要銀子吧。
問題是,你給得出這麼多銀子嗎?
承宣帝現在對自己這個皇帝沒錢這事最敏感。
皇帝是窮逼,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
偏偏賈璉總愛揭穿他的傷疤。
這讓承宣帝有種想繼續大把撈錢的想法。
別說像自己父皇即位之初就花數百萬兩銀子建陵墓的事了,理解自己處境的賈璉都因為知道自己這個皇帝是個窮逼,而把這麼好的稜堡法沒有上呈朝廷,讓朝廷推廣於九邊。
承宣帝回頭看了自己的閣臣九卿、科道言官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