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石八斗。”

在戶部的官吏稱量完,報出最終數字後,整個現場安靜地落針可聞。

“臣恭喜陛下,這真正是祥瑞之兆!”

韓鑛先拱手說了一句。

“臣等恭喜陛下!”

其他大臣皆跟著說了一句。

“賈卿做的此事,於國於民皆極為有利,乃是大功一件,回朝後,閣臣九卿當廷議一下,如何敘其功績!”

承宣帝看著賈璉笑說道。

“臣等遵旨!”

方從哲等隨即便回了一句。

賈璉也謝了恩。

他培育土豆這種高產農作物,也不是為了獲得朝廷的恩賞,而是為減少一分天下大亂的可能性。

因為要想避免天下大亂,就得讓天下人人有飯吃,至少得讓大康本國的漢人有飯吃,而不會因為飢餓問題走上造反之路。

棉布、綢緞產量再高,依舊不是糧食,解決不了糧食危機,甚至會因為大量稻田變成桑田而加重糧食危機。

所以賈璉必須得在這個時候讓一種高產的新型農作物出現。

不然,他新發明的紡織技術不但不能讓更多人活著,只怕會讓更多人死亡。

一直站在資政學堂學員隊裡的盧象升這時候更咽起來,捏著拳頭,神色凝重。

承宣帝注意到了這一幕,問著盧象升:“你更咽什麼?”

盧象升毅然走上前,行大禮,紅著眼道:“回陛下,臣看見如此高產作物,就想起了臣在大名府任府尹時,所見到的大量流民因飢餓易子而食最後還是餓死於道的慘狀,若賈狀元這土豆早些出現,何至於如此多生民成了餓殍,乃至泯滅人倫。”

承宣帝聽後沉默了下來。

突然,承宣帝就又問賈璉:“除了朝廷接下來議的賞賜,你還想讓朕封賞你什麼?”

賈璉思索片刻後,道:“臣想請陛下賜地!”

“賜地?”

承宣帝愕然。

方從哲等大臣也很意外,也很不解,你們四王八公這些權貴讓歷代皇帝賜的莊田夠多了,怎麼還要莊田,如此,朝廷國帑怎麼辦?

承宣帝倒是沒有拒絕,想了想後,就答應道:“好,除讓閣臣九卿們接下來廷議出的封賞外,朕就再賜你莊田!”

“陛下且慢,臣不是要陛下賜莊田,臣是請陛下賜遼東荒地於臣,臣聞遼東金州、復州一帶,漢人還不夠多,以致於軍需糧草依舊多賴內地供應,使朝廷軍餉花費居高不下,臣想在那裡的荒地推廣土豆,遷移更多流民過去,替朝廷養活更多漢人,也算是作為朝廷勳貴應為社稷做的貢獻,當置業於邊陲,而非偷安於後庭。”

賈璉稟道。

他還有一個目的沒說,就是將來可以把得罪自己的人也往那裡流放。

在賈璉看來,關外後金勢力做大,未嘗不與遼地漢人還不足有關,何況,若能往遼東遷去更多漢人,也利於將來向外興安嶺以北地區擴張漢人區域。

承宣帝聽後笑了:“朕倒是錯會你的意了,還以為你是要關內好莊田,沒想到你卻要關外遼東的荒地,而目的竟是為了社稷長安,不惜將你賈家產業佈於邊陲,你這是要逼得你賈氏子孫將來想讓朝廷一直不讓邊疆寸土於敵嗎?”

“聖明無過陛下。”

賈璉回了一句。

承宣帝想到許多權貴官僚多是去南方置產,也就感慨道:“若諸王公皆如賈府這般,何愁國家不強!”

接著,承宣帝就道:“遼東各處,就由卿任選一處荒地,一縣之內,不拘大小,算朕御賜之永久莊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