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餓虎(第2/2頁)
章節報錯
流寄外鄉多年,終於能夠返鄉,沒等鄧羲高興多久,他的家門旋即便被接踵而來的人踏平。
避亂於交趾的北方士人何止千百,人人皆思歸家鄉,就算中原戰亂未定,暫時回不了家,也都想離開交趾這個鬼地方。
聽說安南將軍劉景派兵來接鄧羲,交趾的流寄士人圈頓時沸騰了,不管認不認識鄧羲,皆登門拜訪,懇請鄧羲帶上他們。
眾人盛情難卻,鄧羲亦不忍拒絕,最終同意包括好友許靖、袁忠、桓邵在內的數十名北士,連同家眷三百餘人隨其北返。
如果不是隊伍實在裝不下了,隨行人數至少要再多一兩倍。
一行人跋涉數千裡,一路風餐露宿,嚐盡辛苦,直到八月才抵達蒼梧郡。
萬幸的是,不久之後,王彊率交州軍萬人北上荊州,讓他們成功搭上了免費的順風車。
“過去在江東,聞孫策兵至,眾人皆驚慌奔逃,惟獨子孝臨危不懼,身自斷後,直到親疏悉皆登船,才從容而走。生死麵前,子孝尚且談笑自若,何以臨近故鄉,反而露出小女兒姿態?”
開口說話者是一位發須半白的儒雅老者,他就是昔日名動天下的月旦評創始者,以品評人物著稱於世的汝南名士許靖。
當初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關東諸侯,皆為其所舉,如果不是看他名望太高,殺之必失天下所望,早就被董卓砍了。
袁忠一旁撫須言道:“子孝近鄉情怯,就算一時失態,也是人之常情,文休何必苛求。”
袁忠出身於名門汝南袁氏,與生活奢侈,盡失家風的袁逢、袁隗、袁紹、袁術那些人不同,袁忠這一脈,很好的繼承了高祖袁安的品性風範,自曾祖袁京起,就門風清正,持身守節。
袁忠頗能守家聲,曾官至沛相,以清亮著稱,當初他在沛任職期間,險些將曹操給法辦了。
要知道沛國曹氏本就是地方強族,又因大長秋曹騰而興盛,族中子弟遍佈朝野、天下,這樣的強大家族,也就只有出身名門,為人清正的袁忠才敢招惹。
鄧羲稍稍平復心情,嘆道:“夫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各哀其所生。鳥獸都知依戀巢穴,我又豈能不思家鄉。”
在場眾人,誰不是離鄉遊子,一時皆心有慼慼焉。
鄧羲隨後振奮心情,他早知劉景絕非池中之物,卻也沒想到他短短几年時間,就取得了今日這等輝煌成就,如今快到荊州了,開始考慮為劉景挽留人才。
在場眾人,許靖、袁忠、桓邵等皆德才兼備,當世偉器,朝廷徵召他們,起步就是公、卿,許靖不好說,但袁忠、桓邵卻與曹操有怨,應會答應留在荊州。
鄧羲出言試探,袁忠、桓邵果然選擇暫居襄陽,許靖則還未有最終決定,到了襄陽再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