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柤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柤中位於夷(蠻)水之北,宜城和中廬二縣之間,此處土地平敞,宜種桑麻,有水陸良田,乃沔南膏腴之地,數以十萬計的蠻夷,世世代代生活於此。
說是蠻夷,其實已經半漢化,柤中的柤,音如租稅之租,由此便不難看出,柤中蠻夷和漢人一樣交稅,而非像荊蠻一般,象徵性的繳納貢布、貢錢了事。
向朗道:“據說柤中夷王梅平已答應劉琮之請,率萬人前來助戰,不知此訊息是真是假。”
梅平乃柤中勢力最大者,依附他的夷、漢不下萬家,擁有上萬部曲,連劉表都不敢小覷之。
劉景笑了笑,心裡並未太在意,說實話,荊北蠻夷相比荊南蠻夷差遠了,五溪蠻可是和漢軍血戰上百年,連伏波將軍馬援亦不免落得個馬革裹屍的下場。
劉宗、諸葛亮去年在收復武陵郡時大破五溪蠻,斬俘萬餘人。兇惡如五溪蠻,都遠非劉景軍敵手,柤中蠻夷又算得了什麼。
就在劉景與眾幕僚觀望探討時,步軍及民夫開始圍繞宜城東南一座津渡修建營塢,在此期間,不管是宜城,抑或城外的荊州軍營壘,都沒有出兵襲擾。
見荊州軍始終龜縮不出,劉景眉頭輕輕皺起,宜城荊州軍有數萬之眾,若是真的打定主意死守,絕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所幸宜城不比江陵,沒必要不顧傷亡強攻,襄陽已近在咫尺,他又有絕對的水上優勢,完全可以讓劉宗率領水軍,順沔水長驅直入,威脅襄陽,逼迫宜城荊州軍回援,使宜城不攻自破。
當然,宜城荊州軍也可能不回援,眾所周知,水軍缺少攻堅能力,襄陽又有樊城的劉備相助,足以抵禦劉宗的水軍。
不過世事無絕對,劉琮絕非有膽有識之人,劉景水軍一旦兵臨城下,封鎖漢沔江面,阻斷交通,劉琮未必能夠冷靜應對。
劉景軍諸壘尉嚴格依照建營手冊,驅使士卒、民夫修建營壘,僅僅不到半日工夫,一座座柵堅塹深,整齊如一的方形營壘,於沔水西岸拔地而起,呈半圓形,將水軍營塢護在中心。
劉景下船上岸時,已近晡時,營地炊煙裊裊,飯香瀰漫。
劉景依然如往常一般,巡視諸營,檢查營幔,直到將士用餐完畢,方才返回中軍大帳用飯。
入夜,一直龜縮不出的荊州軍一反常態,前來襲營,劉景軍雖有所防備,但還是被荊州軍攻破一處營壘,死傷數百人。
荊州軍對劉景軍營地的襲擾,持續了整整一夜,就算後來劉景軍加強了營中守備,甚至出營擊之,也只能令荊州軍暫時退去,不久又復返,不勝其煩。
翌日平旦初,天色剛矇矇亮,劉景突然接到斥候稟報,荊州軍竟主動出城,列陣邀戰。
劉景不由大感意外,這當然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問題是,荊州軍憑什麼敢出城與他決戰?莫非是那一萬柤中蠻夷?
劉景一時想不通,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做出出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