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壕鏡歷史風雲,給荷蘭人挖坑(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時,這支葡萄牙船隊有八艘船,到屯門島修整一日後,就準備再北上。因為此時葡萄牙人在廣東已經是劣跡斑斑,這支船隊便遭到了明軍水師阻攔。
葡萄牙人卻仗著船堅炮利,逼開明軍水師,強行闖入珠江(內河),到達懷遠驛(今十八甫一帶)。
他們也知道被大明官民皆憎惡,於是假扮成穆斯林,宣稱是來向大明進貢的。
因為彼時南洋多穆斯林國家,且小國眾多,旋起忽滅的也有不少,廣東官員拿不準,就先讓他們在懷遠驛住下。
後來接觸下,發現他們並非穆斯林,也沒有使節文書,弗朗機也不在非朝貢國家之列,於是安排他們到光孝寺學習禮儀,同時向朝廷上奏此事。
大明朝廷答覆,把葡萄牙人帶來的特產折算成銀兩交還,使者進京,其餘船隻則返回(離開廣東)。
葡萄牙人的使者留在廣州學習禮儀,剩餘船隻卻並沒有按要求離開,而是退出廣州,企圖霸佔南山半島,因大明在此有駐軍,其未能得逞。
於是退至屯門島,又霸佔附近的葵涌海澳(今香港青衣島、葵涌一帶),探查四方,意圖擴大據點。
至1521年(正德十六年),葡萄牙使者皮來資及其翻譯火者亞三(實為漢人)終於在北京見到了正德皇帝。
之後,火者亞三透過教授正德皇帝學習葡萄牙語頗受寵幸,再加上皮來資與江彬等佞臣交好,火者亞三自覺一步登天,不將大明官員放在眼中,常有無禮之事發生。
廣東這邊葡萄牙人,得此訊息,自然是更加的猖狂了。
然而“好景不長”,1621年四月,正德皇帝便病逝了。
之後張皇后根據群臣意見,處死江彬及火者亞三,並下詔弗朗機不許再來進貢。
七月,廣東官員便依朝廷之意,不再准許葡萄牙人上岸進行貿易。
及至嘉靖繼位,朝廷才正式下令驅逐葡萄牙人,不許其入境。
葡萄牙人不甘心,於是“屯門島之戰”爆發了。
表面上是大明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獲得此戰勝利,成功驅逐葡萄牙人。實際卻是葡萄牙人依仗船堅炮利,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沒有被明軍全殲,少數人逃了出去。
此戰後,大明才真正認識到弗朗機炮及火繩槍等武器的厲害,由是走上購買彷造之路···
從屯門島被驅逐後,葡萄牙人並不甘心,之後數十年間又不斷侵擾福建、浙江沿海,與倭寇(海盜)相勾結,不斷嘗試在大明沿海建立新的據點。
但因為此時大明因倭寇之亂開始重視海防,葡萄牙人建立的據點都被大明官軍拔除,無一能存。
徒勞數十年,依舊不能在福建、浙江沿海建立穩定據點,葡萄牙人便在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廣東。
這一年,葡萄牙船隊謊稱遇到風暴,船隻損傷,貨物浸潤,向廣東官府請求借用壕鏡之地晾曬貨物。
最初此請求並不被廣東官府允許,但葡萄牙人向時任海運副使汪柏承諾每年給予其500兩白銀後,這事便成了。
】
從此壕鏡實際成為葡萄牙人的租地。
不久,葡萄牙人便私自擴充營地、居住地,乃至修建圍牆、炮臺等軍備設施,並設定官員進行管理。
至1572年,葡萄牙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如往年一般給予海運副使500兩銀子,卻挑在了有多位其他官員在場的時候。
為了逃避受賄罪責,當時的海運副使便稱這五百兩是葡萄牙人租用壕鏡的租金,將其上交國庫。
因為經過葡萄牙人近二十年的半公開貿易及經營,其在壕鏡租地已猶如小城,頗為繁華。
再加上大明內部其他一些因素影響,大明朝廷便順勢正式准許葡萄牙人在澳門開展貿易。由此,葡萄牙人才正式獲得了在壕鏡的租借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