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蔣德璟四人就答得沒那麼快了,甚至都略顯猶豫。因為這畢竟是大明第一次讓西方國家割地賠款,誰也不知西人會如何反應。

大約過了一二十秒,蔣德璟才出聲道:「我大明欲圖南洋,打通連線西洋的航道,馬六甲是非取不可的,此無可爭議,不能退讓。

至於賠款,民間議論皆以荷蘭人佔據東蕃島殖民二十年來理論。拋開一些妄言,所期之賠款大抵在一百萬兩黃金至兩百萬兩黃金之間。

但據臣瞭解,荷蘭人以商立國,極其重利,即便只讓他們賠款百萬兩黃金恐怕也難。

若我大明有意使談判成功,暫不與荷蘭人交戰,或可減少賠款,以其他條件替換。」

「那大鴻廬以為當以什麼條件替換,又保留多少賠款合適呢?」朱媺娖追問。

「這···」蔣德璟一時猶疑,因為他對荷蘭及南洋之事終究瞭解得不夠充分,於是躬身拱手道:「臣不知,還請陛下恕罪。」

對此朱媺娖倒也沒失望,點點頭道:「無妨,我大明畢竟有近兩百年未曾涉足南洋,對西洋之事也不過是本朝才知曉,大鴻廬不必苛求責備。」

再見其餘三人也都帶著沉思之色,沒有提建議的意思,朱媺娖便道:「你們回去,讓鴻廬寺上下都議一議此事吧。」

「是。」

等四人離開,朱媺娖就跟郝光明聊起剛才的問話。

「相公認為如果少要賠款,該增加些什麼條件比較好?」

朱媺娖這麼說,顯然是現階段不想跟荷蘭再發生戰爭了。

因為據錦衣衛北鎮撫司密報,呂宋島的西班牙似乎又在預謀對島上明人採取什麼行動。

朱媺娖是不希望呂宋島發生第三次針對明人的大屠殺的,若西班牙人真有此意,大明必然會出兵干涉。

雖然西班牙人跟荷蘭人是宿敵,在南洋也有利益爭端,但大明這邊還是得儘量避免兩方聯合起來對付大明。

所以,促成這次談判,儘快讓荷蘭人屈服認栽,還是很有必要的。

郝光明也瞭解這一情況,想了想道:「可以讓他們提高巴達維亞明人的地位,並允許大明在那裡建立使館、駐兵。

還可以讓荷蘭人分享他們探索前往澳大利亞大陸,也即是他們所稱的新荷蘭的航道,環球前往歐洲、美洲的航道···」

郝光明說著就停了下來,因為他肚子裡也沒貨了。

於是直接上網查起來,甚至在某乎及其他平臺釋出懸賞求助。

花錢辦事嘛,不丟人。

···

壕鏡(澳門)。

過去的一年半時間中,明荷雙方經過協商,將正式談判的地點選在了此處。

本來荷蘭是想選在馬六甲,大明這邊則想選在大員的。雙方談不攏,最終各退一步,再加上談判完成後需要第三方做個公證,於是就選在了壕鏡。….

當然,以上是表面說法,實際上雙方對這一選擇各有算計。

壕鏡市泊所(原市舶司,現廣州海關下轄分海關),衙門正堂被一隊衛戍軍嚴密守衛著,閒雜人等皆被擋在十步之外。

堂內,文有南海巡撫陳際泰、廣東巡撫黎玉田以及負責出面與荷蘭人談判的外交使者鄺露,武有南洋水師提督鄭鴻逵、廣東衛戍軍第三鎮總兵官黃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