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如今朝鮮已經受大清掌控太深,君臣幾乎都得了恐清症。所以,單是這頭一條,也是必要的一條,他們就做不到。

非要去做,可能沒得到大明幫助,他們這波朝鮮君臣就沒了。

他們可是很怕死的。

於是,重新成為大明小弟的程序就這麼卡住了···

“莫非我朝鮮註定要亡國?”思及國內形勢,崔文秀不禁感到絕望。

金孝成也是如此想的,但他看得更開一些。

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王朝興替,不可避免。李氏朝鮮建國至今已經兩三百年了,即便滅亡,也屬正常。

武威兄(崔文秀字),實不相瞞,我已經託人暗中將家小接來大明。

而今大明發展日新月異,昭武皇帝陛下更是天命在身之人,會神通,有法寶,如此日後大明之強必然直追漢唐。

朝鮮亡國若不可免,你我不如便留在大明。以你我的學識、才能,不說做大官,但當個小官小吏絕對是沒問題的,未必不如在朝鮮為官好。”

聽了金孝成的話,崔文秀不禁瞠目結舌,道:“金主使怎可有如此心思?豈不聞忠誠不事二主?”

金孝成辯駁道:“朝鮮為大明藩屬,朝鮮王更是大明皇帝所封,你我亦算是大明臣子,入大明為官怎麼能算事二主?”

崔文秀還要再辯論,便聽見外面的人傳呼。

“朝鮮使者眼下可在館舍中?”

“在在!”

兩人也不爭了,忙大聲回應著快步走出去。

在前院,兩人見到了來人——一個鴻廬寺的綠袍小官。

“不知上官有何事?”金孝成期盼地問。

雖然他想好了退路,可要是朝鮮能不亡,他當然還是選在朝鮮當大官。

因此也是頗為期待事情有轉機的——鴻廬寺的官員是頭一回主動找上他們,這不得不讓他多想。

綠袍小官澹澹地道:“上官不敢當,我只是個傳話的。次輔要在鴻廬寺見兩位,請隨我走吧。”

次輔馬士英召見?

金孝成、崔文秀聽了大喜。

兩人對大明朝堂的事也知道一些,次輔馬士英雖說名聲不太好,可卻算是昭武皇帝的親信之一,為大明財政部尚書,權利很是不小。

大喜下,兩人倒也沒忘記禮儀之事。

金孝成道:“上官請稍待,我們去稍稍收拾一番再走。”

“去便是。”

兩人聽了,趕緊回到各自房間,讓僕人幫著換衣服、整理儀容。

大約過了十分鐘,兩人才換上了一身類似以前大明官服的朝鮮官服走了出來。

為什麼說只是類似以前的大明官服呢?

因為在昭武朝,大明官吏服裝都有所改變。

主要是官吏的公服、常服,雖然大體上跟以前相像,但卻變得修身了些。少了點威儀,卻讓官員顯得英武、幹練了,做事也更加方便。

至於官員禮服、朝服、祭服,因為只有特殊場合才穿,倒是沒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