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丁入畝?

武英殿一眾大臣揣摩著這四個字,很快便有不少人若有所悟。

因為“攤丁入畝”並非憑空產生的,而是源自張居正“一條鞭”法。

當然,一條鞭法同樣並非憑空產生,也是由歷朝歷代有志改革朝政弊端之輩的經驗總結而來,或者說水到渠成般孕育出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不曾斷代,很多事都源遠流長、一脈相承。

如解學龍,很快就想到了一條鞭法。

當年張居正一條鞭法的全部內容是:合併賦役,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丁役合併一起徵收,同時將部分丁役攤入田畝。

過去大明丁役是按戶、丁數目來攤派徭役,一條鞭法則要求綜合丁數和田畝數進行攤牌。

另外,田賦除了朝廷指定所收取的實物糧食外,其他的都折算為銀兩收取。

百姓被攤派了徭役,亦可出錢代役,然後由官府用錢僱人承應。

最後廢除了原來透過糧長、里長徵收稅賦的“民收民解”制,改為由官府徵收的“官收官解”制。

一條鞭法是張居正改革的核心內容,如果能夠完全落實並持續執行下去,估計能為大明朝續命百年以上。

可惜,一條鞭法在張居正在世時就難以完全切實地落實下去,在張居正死後更是被廢除大半,如同人亡政息。

即便如此,也為大明朝續了至少五十年的命。

後世歷史上雍正改革中的“攤丁入畝”及其他措施,其實也沒能完全切實落實,但完成度肯定比張居正改革要高,畢竟雍正是皇帝,張居正只是首輔。

由此,雍正才逆轉了“胡無百年國運”的神州王朝更替定律···

朱媺娖雖然看到不少大臣若有所悟,卻也看到有的大臣一臉迷糊。於是,她乾脆就著幻燈片將“攤丁入畝”也講了。

聽完之後,眾臣面色各異,不少人心裡都嘀咕起來——

‘陛下這一招可比清丈田畝狠多了啊。’

‘清丈田畝只是讓士紳地主將應交的稅足額交了,這件事本就是士紳地主理虧,其實交了也沒什麼。’

‘可這攤丁入畝卻是徹底深化一條鞭法,讓田多者替田少者、無田地者擔負丁銀(役錢),等於是讓地主割肉,這可不是一般的疼。’

‘若真的實施攤丁入畝,恐怕會大失人(地主)心啊。’

‘···’

一時間,不論是閣臣中,還是戶部官員中,都有人覺得攤丁入畝對地主這一刀割得太狠,不妥,甚至可能激發民變。

但卻沒人敢開口阻攔。

因為這件事確實可以大大緩解社會矛盾,對大明長久統治有大大好處的。

最重要的是,如今朱媺娖掌握八十多萬大明新軍,又有大神通在身,天命所衷,有很良好的條件去實施此策。

朱媺娖講完卻是看向黃道周,笑問:“若實施了攤丁入畝,嶯山先生以為女子論丁可否?”

“這···”黃道周略猶豫了下,道:“自然是可以的。”

如果按田畝徵收丁銀,那交多少稅賦就跟家裡有幾個成丁沒關係了。如此,百姓自然也不在乎女子是否論丁。

想到這裡,黃道周仍有個疑問,當即道:“若如此,女子論丁也只是令其在此番新政分田中凸顯出來,之後論丁與否都一樣,陛下為何執著於此呢?”

“唯有女子論丁,才能獲得一些原本女子沒有男子卻有的權利,此舉可解放我大明女子之力。”說到這裡朱媺娖頓了下,“此事扯遠了,與今日議題無關,諸卿還是繼續討論田稅改革吧。”

朱媺娖雖然沒繼續說下去,可一種大臣卻都記住了,又各自在心裡嘀咕起來——

‘看來陛下做了女皇帝仍覺不夠,還要為女子爭奪權益啊。’

‘莫非陛下要恢復女子在漢唐時的地位?’

‘陛下做此事的決心很大,看來這大明天下真的要大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