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復社四公子中的學霸(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即又有人道:“可今上登基後,便下旨為阮大鉞弄權時所製造的諸多冤案平反,不論是《留都防亂公揭》案,還是從逆案,皆在其中,方以智應早就被平反了,為何如今才回到南京?”
“想必是他逃到了什麼偏遠之地,訊息不通暢吧。”
“哎呀,諸位怎麼都討論起方以智了?該說一說,朝廷要考的物理學問和方以智所講的物理會否一樣才是。”
···
秦淮河,卞玉京的畫舫上。
隨著方以智被陳貞慧帶過來,昔日名動江南的復社四公子終於又匯聚一堂。
“密之,你可算回來了!”
“密之,你瘦了不少,也明顯黑了呀,不過能回來就好。”
侯方域、冒闢疆都頗為熱情地跟方以智打招呼。
方以智含笑回應:“我此前遠遁嶺南,避居山野,訊息閉塞了些,故而三個月前才得到被平反的確切訊息。處理那邊的一些事,以及趕路回來,便又用了兩三月的時間。”
說完,四人便坐在畫舫二樓,聽著卞玉樓(卞玉京妹妹)彈琴,由卞玉京作陪,喝茶飲酒,暢聊起來。
雖然被並稱為復社四公子,但實際上方以智和另外三人有很大不同。
首要一點,方以智再崇禎十三年便中了進士,並被選為庶吉士。之後又得到他人推薦,被崇禎召見,而後在工部觀政,後又任翰林院檢討,成為了定王、永王的講官。
而陳貞慧、冒闢疆、侯方域三人卻都未透過鄉試中舉,其中成績交好的陳貞慧、冒闢疆也只是考中鄉試副榜。
所謂鄉試副榜,取得是落榜生員中的前幾十名,只是為了激勵生員再考而已。
除此外,從後世歷史上看,其餘三人不論是在學術成就、品行操守方面,都完全不能跟方以智相比。
甚至可以說,跟另外三人名列復社四公子,完全就是玷汙了方以智。
不過,時人與方以智四個卻並不知後世之事,他們同為復社之人,昔年在方以智未中舉時相交,也就由此定了復社四公子的名頭,也交為好友。
只是總體來講,四人中侯方域與陳貞慧關係最好,再次冒闢疆,方以智與三人關係其實一般,也就比普通好友關係略好一點···
四人沒聊多大會兒,就拿出《大明報》,說起了鄉試改革的事。
畢竟另外三位都還沒中舉,還想透過鄉試再太高身份呢。
陳貞慧道:“密之,我記得前年你便在寫了一部名為《物理小識》的書,應該對這物理有所瞭解吧?這朝廷鄉試改革理科要考的物理,與你書中所言物理可相同?”
面對好友,方以智反而沒像之前在茶鋪中那樣隨意暢談——當時他用的是化名,即便說錯了,傳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可眼前三位都是好友,明顯期望得到他的指點好透過理科鄉試,他當然要回答得慎重些。
“物理一詞自古已有,或是雜學諸科統稱,或是指物性之論。我所作《物理小識》其實記述的事諸科雜學,對物性之論只是略有討論。
至於朝廷鄉試改革後要考的物理學問,應該不會超過這兩類範圍太多。
當然,這也僅僅是我的猜測而已,實際如何還得大明報出了那特刊才可確定。”
說完,方以智見三人都皺著眉頭,似乎有些失望,便又道:“其實自我看來,以三位的才學,去考那文科鄉試更合適,完全沒必要考慮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