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方以智看來,三人對物理以及什麼化學、生物定然是一竅不通的。即便是對數學、天文地理都未必懂多少,去考理科鄉試就是揚短避長,甚是無腦。

陳貞慧苦笑著道:“密之二十幾歲就中了舉人,又考上進士,如何知我等屢考不中的感受?

不怕密之笑話,我原本對鄉試就生出恐懼之心,不認為自己還能考中。

如今鄉試改革,那文科雖承自以往的鄉試,卻更注重史學、實務,我實在是沒信心。

倒是那理科鄉試,我從未考過,還有信心搏一搏。數學、天文地理我也是瞭解過一些的,只是對那物理、化學、生物不知所謂。”

旁邊冒闢疆道:“我也一樣,以前鄉試屢考不中,已然沒了信心,覺得不如試試理科鄉試,興許能中。”

興許能中?

你以為是賭博麼?

方以智覺得這兩位根本不清楚自身長短,選擇起來也無頭腦。但他如再深入解釋,恐怕會讓讓兩人覺得難堪。

索性直接道:“二位若信我,便別去考理科。補一補史學、實務方面的學問,二位過去又都中過鄉試副榜,再考幾次是有很大機會考中的。”

旁邊侯方域也勸道:“文科鄉試才是我被讀書人的正途,那理科明顯是旁門左道,兩位怎可捨棄正道誤入歧途呢?”

聽了這話,方以智又有些不高興。

若理科所考都是旁門左道,豈不意味著他業餘愛好也都是旁門左道?

就算你侯朝宗這麼想的,也不該當面這麼說吧?

就在四人的聊天氣氛變得微妙時,一旁陪著的卞玉京微笑著道:“其實陳兄、冒兄沒必要糾結於選擇,只需待《大明報》特刊出來,看看那上面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問能領悟多少,學起來是快是慢,便知道考文還是考理了。”

陳貞慧、冒闢疆聽了都眼睛一亮。

侯方域更是用摺扇一拍手掌,笑道:“秒啊!玉京一語點醒夢中人,不愧是秦淮河上有名的才女!”

卞玉京含蓄一笑,並不驕傲。

聊完鄉試改革,幾人又就著報紙,聊起其其他方面的事。

讀書人嘛,就喜歡高談闊論,乃至以白身談論國家大事。

冒闢疆先起了話頭,道:“真是沒想到,朝廷竟然能一戰就將清虜趕出關去,更是將清虜八旗軍殲滅過半。此戰真是一雪前恥,令我大明上下揚眉吐氣啊。”

陳貞慧則道:“聽聞清虜人口不過百萬,兵也只有一二十萬,卻妄圖佔據我神州,豈不如蛇吞象?戰敗乃是必然。”

“那可未必。”冒闢疆道,“此前清虜滅偽順,又兩次南下,在揚州之敗前皆摧枯拉朽。可以推想,若無今上橫空出世,江南恐怕都被清虜攻下了。”

“呵呵。”

陳貞慧知道冒闢疆如今對昭武女帝格外推崇,所以聽到這裡只是一笑,不再與其爭辯。

侯方域帶著心思看向方以智,問:“密之此番來南京有何打算?你可是先帝時的翰林院檢討、皇子講官,想必應能得今上任用吧?是否已有聖旨下達?”

方以智搖頭,“朝廷只是為我平反,並未給我安排新的官職。”

陳貞慧插話道:“即便如此,你也該官復原職,為翰林院檢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