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翻倍糧價再次暴漲(第1/2頁)
章節報錯
“據某所知,這南京城分立東南西北中五城巡警局,每一巡警局下轄四大隊、五巡警所。
這四大隊分別是軍警大隊、火警大隊、巡捕大隊、巡察大隊。
其中軍警裝備比照衛戍軍,專司捉拿、剿滅敢正面對抗官府的小股賊匪。
火警則如火兵,專司救火消災。巡捕則類似於衙門捕快,負責偵查案件,追捕罪犯。
巡察嘛,則是負責維護街面日常治安的,解決百姓間普通糾紛的。此外還可以作為巡捕乃至火警的輔助人員。”
閻應元侃侃而談。
“那巡警所又負責何事?”陳邦彥問。
閻應元道:“巡警所是巡警局在各街道的下屬分支機構,一般而言,會配備五人的巡捕小隊、二十五人的巡察分隊,以及文吏數人。”
聽完,陳邦彥又忍不住問:“皕亨怎會對巡警局之事如此熟悉?”
“哈哈,”閻應元笑了笑,道:“不過是有一朋友在巡警局做事,與某閒聊過這事罷了。”
陳邦彥覺得閻應元身份絕不簡單,更想結交了,於是道:“我與皕亨一見如故,不知可否到茶樓小坐,多聊幾句?”
閻應元這時則覺得今日陳明遇怕是有的忙,他也不適合直接到巡警局去恭賀,得陳邦彥邀請便笑道:“有何不可?某也想和令斌兄多聊一聊呢。”
···
新政在應天府八縣剛開展,暫時還見不到什麼成效。
朱媺娖作為皇帝,也不可能一直盯著每一項新政的落實。
只需讓負責的官員按時彙報進度,再偶爾派人下去巡查,或者親自走訪抽查即可。
做了這麼久的“領導”,她已很清楚最需要抓住的是什麼。
一曰軍權,二曰錢糧。
有在蜀王府、左良玉以及在南京查抄幾位勳貴、太監、貪腐官吏所得的財貨,錢她暫時並不缺少。
至於糧食方面,在她看來,糧食雖然短缺,卻遠未到威脅她統治的地步,其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
靠她和媺姕從後世運輸糧食解決整個大明的缺糧問題,根本不可能,畢竟兩人每日帶貨量就那麼多,即便全力運輸糧食,也積累不了多少。
所以,缺糧問題必須透過其他渠道解決。
鄭家算是一個渠道,只是不知鄭芝龍是否識趣。
即便鄭家識趣,想要透過鄭家從東南亞等地運來糧食,恐怕至少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她還需要設法透過其他渠道先解決一部分糧食缺口,要渡過今年的糧食難關應是不成問題。
然而,對眾閣臣及戶部而言,糧食已成為朝廷迫在眉睫的、卻又難以解決的巨大問題。
武英殿。
閣臣兼戶部尚書張有譽苦著臉道:“啟奏陛下,今年南直、浙江、江西、湖廣四省因天災兵禍春糧皆歉收,以致四省糧價一漲再漲。
更為可慮的是,現如今還不知這四省糧食缺口多大,若是缺糧太狠,又不能從外地獲得足夠補給,恐怕會出現有錢也無糧可買的情況。”
聽此言,其餘六位閣臣都緊皺起眉頭,朱媺娖也是如此。
她問:“能說說如今糧價上漲的具體情況嗎?”
張有譽道:“我大明在太祖時期,糧價最便宜,洪武二十八年時,一兩銀可購米兩石。
但從永樂年間開始,糧價便開始緩緩上漲,至先帝在位時,以松江府為例,正常年景一石米也要銀一兩二錢至一兩四錢。
若當地或產糧地遇中小災害減產,一石米價可上浮至銀二兩左右。
但若是多省都遇到災害,糧食普遍減產,引發大饑荒,糧價便漲得更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