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捷報頻傳,再臨南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廬鳳提督黃得功發電文奏報,克復淮安府治山陽。
四月二十八日,黃得功又發電文奏報,言克復泗州、盱眙。
四月三十日,艾能奇遣快船來報,克復淮安府安東縣。
後在黃河南岸蘇咀一帶與一萬五千餘綠營軍交戰,陣斬綠營軍總兵柏永馥、馬化豹,副將高進庫、張思義、劉旺,另俘虜參將韓應傑、遊擊艾懷英等。
經審問才當得知這支綠營兵原屬於劉澤清麾下,與劉澤清向南潰逃途中,先後降清。
又得知,在交戰期間,準塔已領三千多八旗軍,及劉澤清本部一兩萬兵馬,由蘇咀東邊的馬邏鄉渡過了黃河。
艾能奇所領禁衛軍第五鎮並無多少騎兵,知追之不及,只能向朱媺娖奏報請罪。
朱媺娖看到奏報後,便派人傳去諭旨,並未降罪,而是讓艾能奇巡防好安東縣至黃河入海口一帶,勿輕舉妄動。
此後,四月三十日至五月六日之間,曾英陸續以電文報捷,相繼克服運河沿岸州縣的桃源、宿遷、邳州等城池。
五月七日,又電報克服徐州!
黃得功則於五月六日電報,克服臨淮、鳳陽!
···
五月七日,揚州。
“根據曾英、黃得功電文奏報,他們這一路上所遇到的州縣城池,幾乎都是由降清的大明官兵駐守,且人數不多,少的只有三五百人,多的也不過兩三千。
這些降兵見曾英、黃得功大軍到來,要麼直接開城門投降,要麼便望風而逃。
即便是徐州、鳳陽這樣的重要城池,清軍也是避戰北逃。
由此可見,清軍應是已經決定放棄徐淮及鳳陽府了。”
揚州府衙中,朱媺娖透過藍芽耳機跟郝光明聊著最近一段時間的軍事進展。
郝光明道:“清軍在揚州折損十數萬大軍,其中更有滿蒙漢八旗軍數萬,肯定是要收縮防線的。
就算他們不嚇得退出關外,至少也會暫時放棄山東、河南、山陝以外的地方。”
聽了郝光明的分析,朱媺娖柳眉微蹙,道:“前幾日堵胤錫傳來電報,說清軍在湖北已經攻佔了襄陽府,並在承天府、荊州府、德安府與順軍發生數場大戰,順軍似乎都敗了。
在此前,順軍曾試圖由荊州渡江攻入湖南,但渡江期間便被常登所領的長江水師第四鎮擊敗。”
另一邊,郝光明則找出了明末的湖廣地圖看。
在四月底,湖廣新編各邊防軍、衛戍軍經過一個月的磨合訓練,再加上裝備了一批由成都運來的盔甲武器,便展開了一次軍事行動。
在堵胤錫的排程下,李國英、徐勇各領一鎮邊防軍,在四鎮衛戍軍的配合下,將盤踞在長江以南的荊州、嶽州兩府的順軍全部殲滅。
所以,此前順軍在湖廣實際只剩下了襄陽、德安、承天三府,以及半個荊州府。
如今襄陽府一失,順軍在湖北能騰挪的地方就更小了。
如果清軍繼續對李自成窮追猛打,湖北的順軍必定會敗亡。
但是···
“李自成如果堅持清庭讓阿濟格從湖廣退軍,說不定還能在湖北苟延殘喘啊。”
聽了這話,朱媺娖道:“清軍既然攻下了襄陽,又眼見能滅掉李自成,如何肯放棄?”
郝光明道:“只要多爾袞不犯蠢,就會放手——以清國目前的兵力,即便滅了李自成,他們也守不住湖北。
如果你派軍北上,清國要是不調阿濟格這支大軍回來,恐怕都沒有足夠兵力抵擋。
到時候,清國在京畿的勢力被迫退回關外,阿濟格的大軍卻留在湖廣,便有死無生了。”
朱媺娖在大明這邊也看著一副湖廣地圖,道:“如果李自成真能堅持到清軍從湖廣退兵,以後我們對付他就是了。”
時至今日,朱媺娖已經不再顧忌消滅李自成會影響到歸降大明的順軍將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