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黃闖子獻軍略,曾彥侯說俘虜(第2/2頁)
章節報錯
暫且以收復淮安、徐州兩府,以及防備清軍為任務。曾卿可能做好?”
這又是領到大活兒了啊。
剛才還因為沒撈著去打準塔任務的曾英大為興奮,當即抱拳道:“臣必不負監國所託!”
朱媺娖又對黃得功道:“靖南伯這邊解決劉良佐後,當以收服鳳陽府失地,清繳地方潰兵、匪寇為任務。
另外還需防備河南清軍。當然,若機會合適,本宮便會命你出兵收復河南。
此番你出軍,本宮還會派出一電臺小組隨行,以方便你與本宮聯絡。
嗯,如此靖南伯便領提督河南、鳳陽軍務之職吧。”
黃得功見朱媺娖此番佈置既穩中又不忘圖謀盡取,也是心中振奮,當即抱拳道:“臣領命!”
···
這次軍事會議後,黃得功當天便從揚州守軍、民勇及綠營兵俘虜中選拔兵員,補充之前兩場大戰所損失的兵力。
綠營兵俘虜只能聽朱媺娖這邊的安排。
揚州守軍按理說,原屬於劉肇基、史德威、馬應魁等將領,依照之前明軍的習慣,基本都兵歸將有了,朝廷是難以重新劃分各部兵馬的。
不過,劉、史、馬之流一則對大明比較中心;二則如今朱媺娖威望卓著,但有所令文武官員莫不敢從。
如此,揚州守軍自然也是任由朱媺娖這邊的將領汰選、整編。
同時,朱媺娖也便宜行事,就在揚州針對之前兩場戰役先對黃得功所部將領進行加官晉級。
其麾下主要將領中的總兵黃名加右都督銜,徐衝由副將升任總兵,陳獻策升任副將,張傑升任參將。
並以黃得功所領的原親兵營為基礎,組建邊防軍第十三鎮。
以原黃名、陳獻策所領兵馬為基礎,組建兩鎮鳳陽衛戍軍。
至於張傑部,則暫時以獨立營存在,等黃得功克服了鳳陽,再看情況組建鳳陽衛戍軍第三鎮。
如此一來,等黃得功麾下三鎮一營補充完兵力,便有近四萬人。
因此事耽擱,直到朱媺娖進入揚州的第四日,黃得功和艾能奇才領著各自麾下兵馬,搭乘長江水師舟船沿運河北上。
至於楊展,早在軍事會議召開的當天,便率領邊防軍第三鎮出揚州往東,尋找準塔去了。
送黃得功、艾能奇領軍北上後,朱媺娖順帶到城外巡視各個俘虜營。
曾英、劉文秀、劉肇基、馬應魁四位將領陪同,另外揚州知府任育民也被叫著隨行。
“之前我們在揚子津俘虜李成棟部綠營兵一萬三千多,又在揚州城南之戰俘虜綠營兵近四千。
再加上艾總兵追敵所俘虜的五千多人,原綠營兵俘虜人數一度高達兩萬三。
不過,此前靖南伯從綠營兵俘虜中選走了一萬五千多人,如今便只剩下八千餘人了。”
來到看管綠營兵俘虜的營地前,曾英向朱媺娖介紹了目前綠營兵俘虜的情況。
聽完,朱媺娖柳眉微蹙,道:“揚州守軍及民勇目前有多少?”
劉肇基立即回答,“啟稟監國,在揚州解圍後,守軍約有八千人,以忠貫營為主的民勇則有一萬餘人。
但前兩日被靖南伯抽走了兩千守軍、三千多民勇,如今便只剩下六千守軍、七千民勇。”
“看來要再組建兩鎮兵馬,還有三千人左右的缺口啊。”朱媺娖嘆道。
曾英道:“臣以為解決之法有二:其一是從揚州招募新兵,其二則是從漢旗軍俘虜中選拔三千人。”
將要組建的兩鎮衛戍軍,戰力本就較弱,如果再摻入三千新兵,戰鬥力就更弱了。
至於說直接從漢旗軍中選人,朱媺娖疑慮更大。
須知,很多漢旗軍加入清國多年,在清國是有家業、家室的,不經過改造,其忠誠度很難保證。
念及此處,朱媺娖便道:“先去八旗軍俘虜營看看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