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十鎮兵馬爭陝西,調兵遣將救鄖陽(第2/2頁)
章節報錯
直到1665年,也即是二十年後,四周皆敵,部下亦多有欲降清者,被逼入了絕境,王光興才率眾降清。
說起來,王光興、王光昌還是湖北農民軍出身,1639年才被熊文燦招降的,先堅守鄖陽,後又堅持尊明抗清一二十年,算是相當難得了。
既然知道這些事,鄖陽之困朱媺娖自然是要解的。
她於是問:“邊防軍第六鎮應該已經完成訓練了吧?”
邊防軍第六鎮的兵員主要出自李定國在夔州太平縣之戰中俘虜的順軍。
當時被俘的順軍近三萬,送到成都經過汰選後,除一部分編入禁衛軍第四鎮,便是組建邊防軍第六鎮了。
一般而言,這種由精兵組成的軍鎮訓練一個月就能調出來用。
果然,李巖答道:“二月底便完成了整訓。”
朱媺娖又問:“那袁宗第、牛萬才、劉汝魁、李來亨幾個在成都軍事學校可完成了進修?”
李巖道:“三月中旬的月考只有袁宗第、李來亨兩人合格,而且成績很一般。”
“這樣啊,”朱媺娖遲疑起來。
一直聽著的郝光明見狀便道:“對農民軍出身的將領不能一開始就要求太高了,既然急著用人,不妨先將就著。”
聽見這話,朱媺娖便對李巖道:“那便令袁宗第為邊防軍第六鎮總兵,李來亨為一營參將,李督理再另選一官軍出身的任第六鎮副將。
然後派第六鎮北上鎮安換防,再讓李定國率邊防軍第四鎮去解鄖陽之困。”
李巖本想著提醒朱媺娖,不能派邊防軍第六鎮去鄖陽呢。
鄖陽往東就是襄陽,如今成了順軍的根據地,李自成也在那裡。
雖然邊防軍第六鎮經過整編,被排入了不少非順軍出身的中低階軍官,可沒人敢保證第六鎮到了鄖西不會再和李自成勾搭上。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第六鎮及袁宗第、李來亨犯錯的機會。
於是朱媺娖說完,李巖便道:“監國英明。”
坐在王座旁邊帷幕後的朱媺姕聽見這熟悉的四個字,差點沒忍住笑出聲。
每次李巖跟朱媺娖進行視訊會議,“監國英明”絕對是高頻詞彙之一。
不知道的人聽了,怕不是以為李巖是個靠拍馬屁上位的佞臣呢。
說完了興安州、鄖西的事,朱媺娖問:“陝甘西部地區的情況探知了多少?”
李巖道:“寧夏衛那邊除李過、高一功等偽順軍殘部外,還有原我大明臨桃總兵牛成虎。
據悉,此人在崇禎十六年偽順軍進入陝西后,投降了李自成,被任命為制將軍、寧夏總兵,又封為清水伯。
北鎮撫司這邊已經派人去暗中勸其反正歸降,只是目前尚未有確切訊息傳回。”
牛成虎?
朱媺娖透過另一手機發文字,讓郝光明查資料傳過來。
郝光明先查了一手度孃的資料傳過去。
朱媺娖看完,發現這個牛成虎雖然降李自成很麻利,可後面對降清卻很抗拒,最終是被部下裹挾降的清,便放心了些。
只要牛成虎不降清,什麼時候反正歸明並不是很重要。
畢竟,李過、高一功等順軍殘部她都是遲早要拿下的,又何況一個牛成虎?
李巖見大螢幕上的朱媺娖又看過來,才接著道:“肅州、甘州那邊,因為西寧衛為偽順將領辛思忠佔據,所以目前不論是北鎮撫司還是呂督師,都還未曾向那邊派遣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