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蒸汽機進兵工廠,朱媺娖名傳南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肅州、甘州,合起來就是後世的甘肅,元朝以前的絲綢之路。
其最西處在嘉峪關,連線吐魯番,是中原地區聯絡西域的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媺娖既知天下之大,又知世事變幻,當然希望早些獲知甘肅、西域的情況,為以後恢復西域漢唐故地做準備。
不過這事雖然重要,卻並不急,聽李巖說還沒相關訊息,朱媺娖就沒多問了。
李巖見朱媺娖一時不說話,便道:“今日要彙報的軍務臣都已講完,若無別的事,臣便告退了。”
聽李巖這麼說,待在竹林老宅的郝光明立即提醒道:“既然李定國都駐兵鎮安了,就該聯絡孫守法了。”
朱媺娖微微點頭,便對李巖道:“據本宮所知,終南山中有我大明將領孫守法攜秦王之子隱匿。
此人出身於曹文詔的家丁,曾生擒高迎祥。其不僅對大明忠心不二,而且驍勇善戰。
可讓北鎮撫司派人到終南山尋找他,不論是讓他在將來於西安府起兵,還是讓他帶兵退入興安州接受整編,都可以。”
李巖聽了先是點頭,隨即卻不禁問:“那秦王之子呢?”
朱媺娖稍稍沉默,道:“若能帶回,就送入蜀王府養著吧,不必強求。”
朱媺娖雖然不喜歡這些宗室親戚,對秦王一系尤其厭惡。
但也不至於順手救一下都不行。
等將來她改革了大明宗室制度,這人說不定也能算個勞動力。
當然,她絕不會強求,更不會說為了救一個宗室、藩王讓將士們去送死。
···
李巖彙報完便退到一邊,輪到主管工業司、農業司事務的協理劉鱗長進行工作彙報。
他開口就先說了個好訊息。
“啟稟監國,密造局已根據圖紙成功研製出了能應用於兵工廠大部分機床的蒸汽機,只待監國批准,便可以在江安河兵工廠安裝。”
朱媺娖聽了滿臉喜悅,道:“是嗎?那他們可有預估江安河兵工廠安裝上蒸汽機後各類軍械能增產多少?”
劉鱗長道:“據密造局華副使估算,至少可以讓產量在如今的基礎上提高兩倍。
等將來兵工廠各專案的生產線改造好,使之完全適於蒸汽機驅動後,軍械產量甚至能提高五倍以上!”
雖然是向朱媺娖稟告,可說出這個資料時劉鱗長明顯又忍不住興奮、激動起來。
因為他很清楚,這個產量增加可不是靠增加人力堆上去的,而是靠蒸汽機。
事實上,以蒸汽機作為驅動,軍械產量雖然則更加了,可所需人手反會減少!
另外,水力驅動對機床有著頗多限制,而蒸汽動力驅動對機床限制卻少多了。
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機床可以蒸汽機驅動,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朱媺娖、郝光明聽了這訊息也頗為高興。
兩人可是知道,劉鱗長所言的軍械產量翻兩倍意味著什麼。
江安河兵工廠在落成後一直都沒停止擴建,其在三月份的產量已經頗為驚人。
一月可生產光明式燧發槍五千杆,光明式短手銃一百五十支,板甲一萬套,雁翎刀一萬把,虎蹲炮五百門,光明式火炮兩百門。
這個基礎上提升兩倍是個什麼概念?
意味著江安河兵工廠一月所產軍械足夠精裝兩萬兵馬!
“好!”朱媺娖不禁高興地站了起來,左右走了兩步,便道:“劉協理,你要督促兵工廠儘快安裝蒸汽機,提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