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八旗新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館陶之敗傳到京城乾隆還很冷靜,又死了個提督,沒了兩三萬兵,丟了小半個直隸加魯西北,損失很慘重不假,但他還頂得住,大青果也頂得住。
當然對明亮的處罰還是不能不做的。
不過他也從明亮請罪的奏摺裡看到了希望。
趙逆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沉船堵塞水道就是一個好法子。
作為一個‘武功’昌盛的皇帝,乾隆太清楚大軍出征中後勤的重要性了。
可惜就是德州船隊撤退的太快。伍彌泰剛聽到戰事大敗,就立刻調走了漕船,臨清大敗後德州是萬難堅守的。但德州可以丟,德州城內的諸多軍資糧餉卻不能丟。
所以這沉船的招數只能用在滄州了。
然後還有八旗鐵騎的重要性。
別看館陶一戰中馬隊被搞得很狼狽,甚至成為了那場失利的一大導火索,但只要把騎兵撒出去專門往趙逆的薄弱處打,那還是極有作用的。
明亮吃一塹長一智,乾隆看了是很欣慰的。
當然,他對明亮高高舉起輕輕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朝中沒有比明亮更靠譜的人了。
福康安遠在甘陝,阿桂死了,海蘭察也死了,明亮就是最靠譜的人了。
這時候他就是全軍覆沒,乾隆依舊只能用他。
而且對敵最怕的是什麼?是一敗塗地後還不知道自己敗在哪裡,對敵人一點也不瞭解。現在透過明亮的摺子,乾隆心裡多少有些底了。
至少不用擔心被趙逆直接懟到家門口了。
明亮信誓旦旦的保證津門一定可以守住。
有沉船阻斷趙逆運輸,有馬軍襲擾趙逆的後背,順帶阻攔趙逆對沉船的打撈工作,還有津門的地理地勢,明亮直接給乾隆立下了軍令狀。
如果津門有失,他提頭來見。
乾隆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心裡安穩了,那便不去想如今直隸的爛攤子。也不再去奢望著描補自己的康乾盛世了,事情都發展到這一步了,當年的吳三桂也不過如此,還想著保住自己和朝廷的顏面就太白痴了,這事他就不去想了。
乾隆心底裡已經接受了晚節不保這一事實,把自己的目標從先前的偶像康麻子換成了不當唐明皇第二。
李隆基開元盛世的名頭被安史之亂砸的太徹底了,更重要的是,李隆基不止丟了長安城,還丟了皇帝大權,乾隆決心不做唐明皇第二。
所以他現在就決心徹底接受一些大臣的建議——大造槍炮,訓練新軍,以器制敵!甚至都可以繼續向西洋聘請教官。
那荷蘭教官不就已經幫上了大忙了麼。
不管是福康安那裡,還是津門這兒,塹壕戰都能發揮出絕大的作用。
趙逆只展現了自己的槍炮之威,這並不可怕。
大清早追的上!
更重要的是,趙逆自毀長城,先是官職上改動了很多,四書五經的重要性大大旁落,這當然引起了全天下讀書人的不滿。然後就是借‘清丈田畝’奪人田產,這手段太天才了,一下子把地主鄉紳也全得罪了。
而且趙亮把官制下到了鄉鎮一級,這大大抑制了鄉下的族權紳權。
兩相結合,趙亮這是把士紳地主得罪的死死地。
也正是因為此乾隆至今還絲毫不擔心自己能混的比唐明皇更差——丟了大青果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