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失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滄州城西北二十里,張集鎮外。
楊壘左手拉住韁繩,胯下的棗紅馬此時正跑的起勁,想要它突然開始降低速度,馬匹也不是那麼肯聽話。楊壘只是讓它慢慢的停下來。
任由馬匹自己降低了速度。
右手非常順暢的凌空揮動單刀,將單刀上的血跡甩掉,然後看都不看刀鞘單刀就已經插回了。
這要不是有著深厚的馬術功底的人怕是隻會自己捅自己一刀。
四月中的原野上本該是綠蔥蔥的一片,但現在卻已經是遍地的屍體了。
騎兵團與清軍馬隊的廝殺非常輕鬆的將張集鎮外大片的農田給毀了個精光。
騎兵團這一戰至少損失了上百人,但楊壘臉上全是笑意。因為他至少拿到了三百匹完好戰馬,這就意味著他手下的隊伍又能擴張了。
從騎兵營到騎兵團,下一步就該是騎兵師了。
什麼時候自己如何能帶領成千上萬的騎兵縱橫在北方遼闊的大草原上,楊壘覺得自己這輩子就再也無憾了。
對於清軍的廝殺,陳軍騎兵的戰術非常簡單。就是叢集衝鋒!
不去打槍也不去射箭,手銃這東西只有軍官才給配置,士兵們全都是馬刀。
雖然他也聽到訊息說陳王準備搞兩支風格不同的騎兵,一支就是他率領的常規騎兵,排成火槍兵一樣齊整的佇列,向著敵人發起叢集衝鋒。
那殺傷力有多麼巨大,他已經體會過了。哪怕他們現在的訓練連及格分都達不到。但在這一戰中依舊輕鬆擊敗了快兩倍於己的清軍馬隊了。
在陳州的時候,陳王還給他們準備過胸甲呢,只不過最終還是配置了面馬甲。
而另一支騎兵被稱為驃騎兵,他們配有馬刀和手銃,任務是執行偵察或搜尋敵人,再或是於戰場上追殺敗敵。從性質上說等同於古代的探馬伺候。
楊壘在騎兵一分為二的時候,他選擇了前者。
後者於他眼中有些像散兵遊勇,歷經過清水教起義的失敗後,又親眼見到了趙家的舉起,紀律這兩個字是深深的印刻到了楊壘的心底了。
戰爭需要紀律,軍隊需要紀律。
講紀律的陳軍把不怎麼講紀律的清軍打的哭爹喊娘,而不講紀律的清水教義軍被同樣不怎麼講紀律的清軍打敗了。
這在他心中形成了一個非常非常明顯的對比,讓楊壘記憶猶新!
張集鎮一戰的捷報送到趙亮手中的時候,趙亮正對著津門戰場唉聲嘆氣。
這一戰他怕真要‘失利’了!
哪怕他用出空間bug來,想要一層一層的啃完津門也十分艱難。
津門這地方水多,明亮不止挖掘溝壕,還往裡頭灌水,還往裡頭裝竹籤,同時清軍全都縮到了戰壕裡,他們缺乏大炮但不缺手榴彈。
又一項趙亮搞出的玩意兒被清軍學到了。
火槍、弓箭加上手榴彈,然後還有溝渠。
陳軍能不能進攻,能不能硬吃對面清軍?這當然可以。
哪怕是肉搏戰,趙亮也相信己方能夠贏得最終的勝利。可問題在於這般打下來他要付出多大多慘的代價!
有訊息來報,東北和內蒙又有新的馬隊趕到了,同時還有不少步甲兵,以及甘陝的綠營也在透過河東向京城增援過來。
福康安在奪了垣曲之後,見趙亮全無反應,那也只能作罷。
沒有船隻,他手下的甘陝綠營還能遊過黃河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