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既然無事可做,那就修書吧!(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車隊行進在一處臨近裡坊的道路時,一名身高近丈,手持鏈錘的壯漢看著被騎兵保護的嚴嚴實實的金根車,用力錘了一下里牆,然後趕在沒有被人發現之前,帶著上百名身穿黑白相間的麻衣之人悄然而去。
如果有跟隨過王翦攻楚的老兵在的話,也許能認出那些身穿黑白相間的麻衣之人,正是傳說中已經消失了的楚墨。
當年這群楚墨仗劍諸暴,秉承‘非攻’理念,在王翦大規模攻楚之時,配合楚軍截擊秦軍糧草,刺殺秦人將領。
王翦煩不勝煩,於是在秦楚對峙期間,抽空調兵攻破楚墨老巢,掃蕩群墨,斬斷了項燕伸在秦軍後方的一隻手。
韓非在書中大力抨擊的‘俠以武犯禁’,指的就是這群人。
不過坐在金根車中的扶蘇對此一無所知,他在起草一份詔書,給那些吃飽飯沒事幹的博士們找點事做,讓他們參與到宮中的圖書整理工作中去。
與其飽食終日、坐而論道,倒不如干點實事!
秦國發布狹書令之後,禁止民間私藏百家之書,但卻並沒有將收繳上來的文獻全部譭棄,而是堆放在咸陽城的藏書室中。
諸子百家,汗牛充棟!
扶蘇多次前往查閱資料後,發現這些堆放了很久的竹簡和帛布已經到了自毀的邊緣了。
所以他覺得,對於這些傳承了數百年的著作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他的打算是讓這些博士先整理一下,將那些在毀掉邊緣的文獻謄抄出來。
等到秋天種植園的甘蔗變成蔗糖,他手裡有錢之後再招募天下計程車子,到咸陽來將所有的文獻重新編纂。
爭取搞一部就像是後世的永樂大典之類的鴻篇鉅製,將自夏商周以來,歷代先賢們的著作收錄其中。
然後找匠人刻成雕版,大量印刷,爭取做到天下每個縣都有兩三套。
嗯,到時候再做幾百套帶著編號的限量典藏版!
這樣失傳的機率應該就很小了吧!
為往聖繼絕學!
嗯,這句話很好,等到號召天下賢才的時候就用這句話當廣告詞!
扶蘇看了一眼即將寫完的詔命,旋即想到孔鮒說他的征伐頻頻是‘功在一時,利在千秋’的大仁……
儒家士子這張嘴啊!
他搖頭微笑,在詔命末尾寫道:博士孔鮒勤勉政事,賞錦緞十匹!
這樣一來,咸陽的聰明人應該就知道會怎麼辦了吧……
韓非曾經說過,世之顯學,儒墨也。
扶蘇對此表示深以為然,後人常說百家爭鳴,其實像法家、兵家這樣的學派,大多是漢朝歸納出來的。
春秋戰國只有儒、墨兩家有名字,其它都是一個著名學者和其弟子構成一家。
因此才有了百家之說。
ps:感謝‘逗比魔之介’、‘龍雕鳳咀一個坑’的月票!??(????????`比心
pps:錦緞這件事,勿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