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涼州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漢的第一聲炮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成公英見到張衛並說出來意。
張衛不願投降曹操,還想在漢中作威作福,立刻點頭答應。
次日,張衛面見張魯道:“兄長稱霸漢中已有二十餘載,現百姓安居樂業,人口有數十萬之多。涼州為漢中北方大門,一旦朝廷平定了涼州,下一個就是我們。且曹操年初便撤去兄長鎮民中郎將之職,南方的劉璋趁機攻伐我部。一旦曹操的大軍入境,兄長建立的安寧樂土便將化為烏有。韓遂派人請求救援,如何能不派一兵一卒。”
張魯本想說朝廷大軍真來了大不了投降,那樣百姓就不會遭受傷害,又知張衛在軍中頗有勢力,不願得罪兄弟情義,便道:“既如此,就派出援軍北上救援韓遂吧。”
張衛大喜,但又聽張魯道:“弟為漢中第一大將,不可輕動,就由楊昂、楊任兄弟領兵一萬北上,再調巴夷杜濩、樸胡、袁約等部各出精銳,得兵五千一併交於楊氏兄弟統領。”
張衛沒有辦法,只能應允。
成公英見終於求到了援軍,不停催促楊氏兄弟北上。
但楊昂、楊任不知從哪裡得知楊松、楊柏得到大量好處便也找成公英索賄。
成公英沒有辦法,只能再次以韓遂的名義留書,這才說動楊任、楊昂帶軍北上。
再說韓遂。他在街亭立下營寨,每日派遣士卒加固營寨,放出探哨偵查敵情,這一日終於等到成公英帶回援軍的訊息。但從漢中來街亭路途遙遠,他還要再等上一段時日。
韓遂心道,這次我佔據地利,進可攻,退可守,此時又是深冬,天寒地凍,也算佔了天時,如何還不能支援三五日?
又過了兩日,探哨傳回訊息,南路曹軍主力軍終於出現在街亭以東。
韓遂這次卻是學乖了,沒有貿然派兵攻擊,只是下令各部嚴守營寨。
曹操軍得以順利在街亭以東十里之地立營休整。
次日,曹操帶王垕、司馬懿、馬超、許褚等將一同登上街亭北面矮山,居高觀察地形。
曹操讚道:“此地真交通要道之所,韓遂在此立下營寨頗得兵法之要。”
馬超不服氣道:“丈人何以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觀韓遂此營規整,卻還是老套兵法。韓遂不知如今的天下早就發生了變化,只要咱們後方輜重送到,不出一個時辰我軍就能拿下此營。”
曹操安撫馬超道:“孟起所言極是。若是韓遂在對面山上立營,我軍反倒束手束腳,無法施展開來。”
司馬懿道:“對面山上沒有水源,一般人不敢在這種死地立營,也算合情合理。”
“哈哈哈…”曹操撫須長笑,“看來我軍是天時地利具佔,就等厚土的人和了。”
王垕卻道:“隨著戰場和武器的變化,天時地利人和之說也會隨之變化。韓遂雖有雄霸之姿,但在滾滾歷史長河面前還是無法抵抗。”
又過了一日,曹操等人苦等的輜重終於到來,被油紙包裹的巨大圓柱體終於就要露出真面目。
不錯,正是大炮。
馬超是個急脾氣,連忙派人去將這些大傢伙安放在昨日就挖好的炮位上。
大炮共有四件,由偃師折衝府新學院博士馬鈞和霸府長史王垕一同設計,偃師折衝府鐵匠司馬兼新學院冶金學授課教授吳質親自帶人打造。
為了考證在實戰中的效果,四件大炮的規格從一百多斤的小炮到數千斤的巨炮各不相同,每個規格都只打造了兩件成品,一件送來西征大軍,另一件送到虎牢關測試守城戰效果。
馬超也曾跟隨偃師折衝府實驗這種新式武器,這才有了前一日在山上的那番慨嘆。他家與韓遂有仇,早就看其不順眼,此時更是抓住機會想親自給韓遂來上一炮。
不多時,所有大炮安放完畢。
王垕和馬鈞製造的大炮比較原始,還是前裝彈的設計,也沒有設計相應的車架等移動裝置。但經過實驗這幾種大炮為威力還不錯,最大型號的大炮最遠射程可達一千步(一千四百米),遠超王垕的最初的設想。
且王垕放棄了用銅造炮的最初設計,直接使用精鋼打造炮身,難度更高,研製期間更出了多次事故,炸死死囚超過三十人。但在一點點確定工藝技巧後還是成功的造出了不會炸膛的炮身,在試射實驗後得到了曹軍上下一致認可,曹操認為大炮是可以改變戰場格局的利器。
馬超也參與了最後的試射實驗,還親自點放過四中不同規格大炮,更對大炮使用規程了熟於心。
好兄弟龐德說他:“自從有了大炮,女人都不碰了。”
馬超則駁斥龐德:“是真男人就該天天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