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知曉馬超的想法,本就向來縱容馬超各種行為,便將大炮第一次在實戰中開炮的機會交給了馬超,又調配大軍,一旦大炮攻破韓遂營寨便全軍發起攻擊。

馬超得到命令更是欣喜,按照王垕編寫的《炮兵守則》有條不紊的指揮士兵清理炮膛,填裝火藥包和炮彈。

漢建安七年,十二月初四,大漢的第一聲炮響幫助曹軍順利攻克街亭,韓遂逃亡。

在曹軍用大炮攻克街亭之時,司隸以東的虎牢關上也響起了同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得知曹操西征的訊息,袁紹以極高的行政效率出兵再犯司隸。由於去歲幷州、冀州損失慘重,這次便只兵分三路,同樣是韓/猛攻南陽,張南攻軒轅。但袁紹這次並未親自領兵,而是以兗州刺史袁胤為名義上的主帥,實際則由軍師郭圖領兵,輔以大將呂曠、呂翔、朱靈,隨從將領路招、趙儼、李典、粱習等人走去歲路線進攻虎牢關。

郭圖此前也曾多次領兵,但卻第一次統領十萬以上的大軍,進軍有些謹慎,直到出兵二十日才剛剛來到虎牢關下。

不過郭圖早有打算,立下營寨後並未發起攻擊,而是下令全力打造攻城器械。

這一年許都朝廷也在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功仿製出之前官渡之戰中曹軍所用的霹靂車。這次郭圖就打算利用己方的人數優勢,製造大量的霹靂車以疲勞式轟炸的方式來攻打虎牢關。

虎牢關地勢險要,但總面積卻不算大,郭圖對隨軍參贊的趙儼等人道:“我軍以千架霹靂車轟擊關牆,這天下就沒有不能攻破的城池。”

其實在歷史上這種大規模使用投石車作戰的戰鬥不是沒有過,戰國時楚國就曾經趁秦軍渡河大規模使用投石機進行攻擊,結果大敗秦將李信的二十萬大軍(果然啊,李信沒有變身的時候就是不行)。

而在漢末以前的各個時期,投石車都是一種攻城、守城雙方都會使用的利器。但像郭圖這般仗著國力雄厚打算起霹靂千架的行為還是前無古人。

所以也怪不得郭圖會覺得這次出兵雖然倉促卻必能攻破虎牢雄關。

計劃很完美,第一步就失敗了。

就在袁軍架起第一架霹靂的同一天,一直用望遠鏡將袁軍動態觀察的夏侯惇便已推測出袁軍的戰術,下令曹軍起砲的同時也尋求趕來助戰的新學院祭酒法正的幫助。

法正當機立斷,下令剛剛運送至虎牢關城內的最大規格大炮在不經校準的情況下開炮。為保證不會誤中虎牢關關牆,法正還下令大炮以六十度的超高仰角進行拋射。

巨大的轟鳴聲第一時間迴響在虎牢關中,由於是盲射並沒有擊中袁軍任何目標,反倒險些讓虎牢關上守衛計程車卒陷入混亂。

還好夏侯惇在軍中頗有威嚴,督戰隊壓陣之下沒有讓混亂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新學院的研究員和學生在城牆上觀察剛剛炮彈的落點,指引大炮校準落點。

一刻鐘後,散熱完畢的並重新調整了姿態的千金級大炮發射出第二發炮彈,正中袁軍霹靂車陣地。

雖然只是滑膛炮。

雖然只是實心炮彈。

但重達幾十斤的炮彈在速度的加持下跨越了數百步的距離,直接擊中袁軍投石車一輛,破碎的投石車又砸死袁軍士兵九名。

而這顆炮彈在擊中投石車後並沒有完全釋放全部動能,它在地面上彈了一下又跳起來,將兩個不知逃亡何處的倒黴士兵擊為兩段後落地,再次彈起,這次擊中了跟多的袁軍。

最終這一炮造成袁軍士兵當場陣亡二十七人,損毀霹靂車一架。

郭圖得知後咬牙道:“曹軍的新武器厲害,但數量有限,我軍則已有百架霹靂,就算是對轟也一定能贏。”

但他話音剛落,虎牢關曹軍方面的十幾架新式對重型投石機也開始了攻擊,另有三件規格較低大炮終於安防在虎牢關的城頭,一齊發射炮彈。

袁軍霹靂車連忙反擊,但卻發現曹軍的投石機射速和精度更高,而袁軍的霹靂車雖然數量多,但不好操作,且射速過慢,射程也過近。

只兩個時辰,袁軍打造的百多輛投石機盡數被毀。袁軍士氣低落,退出十里從新紮營。

————

三國小知識:

我國曆史中最大規模的投石機戰應該發生在北宋末年,金國在滅亡北宋的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5000餘座,在汴京長達50裡的城牆外同時向心突擊,金軍發射了無數的石彈,以至於汴京郊外當時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