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兩日蔣幹的病情已是好了不少,但因懼怕惹了那些士族卻是連門都不敢出,榮得中元一事還是其他人告訴他的。

這時王凌就找上門來向蔣幹認錯,但究竟是什麼錯卻是一句也不說。

蔣幹何等擅長察言觀色,悄悄問出王凌的考試排名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王兄,你我是同一榜的考生,都進了殿試,他日同朝為官,本應相互扶持,考場上的事情就這樣讓它過去吧。我知道你的才幹,你也知道我的能力,咱們一起努力再造大漢。”

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

原來王凌這廝和其他舉人說的話是學的蔣幹。

蔣幹這句話一說出來王凌險些流下眼淚。他這幾日都在因自己託關係作弊“才”獲得殿試資格而感到羞愧,來見蔣幹本也是出於一種想要補救的心裡。結果蔣幹不計前嫌,對他好言相勸,王凌頓時覺得是自己小覷了英豪,向來只站在士族的立場上看事,卻從未站在天下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才最終和其他士族舉人說了一番和蔣幹類似的話語。

說回蔣幹,自從王凌走後,又開始有士族前來送東西,還邀請他去赴宴。

蔣幹這次卻是學乖了,東西照收,但宴會卻是不去,只道殿試在即,要努力看書學習。

就這樣等了幾日,終於到了殿試的日子。

蔣幹這次沒再表演恃才放曠,而是改為禮賢下士,拉著舉試最後一名王凌的手在考場外親切的說了好半天話,又將王凌感動的險些落淚方才作罷。

今年的殿試還是三道題。

第一題依然是無關緊要的詩賦題。

第二題為曹操出的西征策。

第三題是漢帝劉協提出的天命論。

蔣幹坐在第一位心底道了聲果然,原來又有題目被他押中,而且一次就押中兩題,還是最重要的後兩題。

臥床那幾日蔣幹無所事事,便開始思考(猜測)這次殿試的題目。

結合大漢現在外有偽帝,周圍又全是強敵的情況,他大膽猜測。漢帝劉協的問題一定和兩個漢室有關,不是天命就是人心。曹老闆的問題也一定和去年一樣是軍略題,但司隸周邊都是強敵,若是主動出擊,方向唯有涼州!

就這樣,病懨懨的蔣幹依靠在兩個美人的懷中做出了幾篇策論。

回到殿試之中,一表人才,帥的快和袁尚一分高下的蔣幹坐在第一的位置,輕飄飄的拿起筆,如蛟龍入水一般流暢的連續做出三題,總用時還不到一個時辰。

蔣幹在行禮後輕飄飄的離開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曹老闆都驚了,隨手拿起案几上蔣幹的試卷一邊看一邊點頭。

他還將試卷遞給劉協,劉協看到蔣幹在天命論中將他比做文景、光武,微微臉紅之餘也覺得此人真是大才。

於是考試還沒結束,劉協便御口真言:“此次科考,狀元者必是蔣子翼啊。”

其他考生都驚了,難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真的這麼大嗎?

曹操輕咳了幾聲,提醒劉協考試還沒結束。

劉協也知語失,連忙命人將蔣幹的考卷放了回去,糊上名字等待判卷。

但皇帝都開口了,判卷的徐庶、郗慮還敢不給蔣幹狀元嗎?

敢!

徐庶、郗慮得知劉協之言當場發誓定會秉公判卷,為大漢選出一個眾望所歸的狀元郎。

但等判完卷,兩人卻不得不同意,蔣幹的答題真的是有理有據,相較其他考生強了不止一籌,便還是將大漢第二次科舉考試殿試狀元還是給了蔣幹。

蔣幹也以連中三元的大名聲響徹天下。

那麼蔣子翼能不能繼續出名,進而完成自己封妻廕子的偉大夢想呢?咱們下回分解。

————

三國小知識:

今天說回蔣幹,《江表傳》中形容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美才,派九江蔣幹去見周瑜,希望能勸說周瑜離開孫權投奔自己。蔣幹確實去了,和周瑜一同吃住玩了幾天,見無法說服周瑜便回去向曹操稱讚周瑜氣度寬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辭所能離間的。這其中根本沒有所謂的盜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