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從郭援兵敗和袁尚被圍困的訊息傳遞到滎陽,袁紹便派人將荀諶接來,就是為了聽取他的意見。

荀諶道:“我軍強攻了兩個月,傷亡十數萬兵馬,損失的糧草輜重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損失已經初步影響到後方的穩定。現在泰山臧霸和黑山張燕都有所異動,一旦我軍繼續失敗,難免會後院失火,不如就此撤兵,要求曹操放歸圍困在溫縣的我軍士兵,作為回報我軍也放棄河內郡中南部那些曹軍本就佔據的地方,再命審正南加強鄴城一線的防守,等到了來年秋天,我軍穩定了後方,當可捲土重來。”

郭圖聽了荀諶的話就想要反駁,但話到口邊突然想到對方已經是潁川荀氏的大家主,地位非同以往。再加上這次三公子袁尚吃了一個大虧,袁氏內部重臣對立儲的風向又倒向袁譚,他便強忍了下來,竟是預設了荀諶的說法。

袁紹猶豫不決,恐一旦退兵遭天下人嗤笑,便說自己再考慮一二。

袁軍各將、參贊先後離去。

郭圖偷偷找上荀諶:“荀先生。”

“公則。”

郭圖將心中疑惑道出:“荀先生,我軍還有一戰之力,為何要退軍?”

荀諶道:“我軍高舉清君側的大旗,但總歸是沒有站在大義的一方,天下間各方諸侯都視大將軍為逆賊,多有掣肘。繼續進攻只會放大這種在道義上的劣勢,使得我軍全面落在曹操下風。”

郭圖急道:“所以我軍才要攻入司隸,將朝廷大義搶在手中。”

“真的能搶在手中嗎?”荀諶冷笑,“公則不會忘了當年董卓是怎麼做的了吧?”

“這…”

郭圖無法回答。

荀諶又道:“大將軍想差了,你我也都想差了。這天下間劉姓之人比比皆是,又何必去追逐唯一的那個大義呢?”

郭圖心頭一顫:“你是說…”

荀諶面無表情,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郭圖站直身體,彈了一下管帽,整理好袍袖,鄭重向荀諶行禮道:“荀先生思慮久遠,圖不及也。”

荀諶受了郭圖一禮:“許都事物繁忙,我明日就會向大將軍請辭,這邊就交給公則了。我知道你和辛氏兄弟的謀劃,只要不影響我軍大業,我不會反對。”

郭圖大喜,再次向荀諶行禮。

荀諶還是面無表情,輕飄飄的回過禮,轉身離開了。

卻說直到荀諶離去,袁紹還是無法決定是否退兵,又拖了兩日。這一日恰好庖廚為他做了一罐雞湯,他看見碗中漂浮的雞肋,正有所感悟,大將呂曠步入大帳稟請這一日的夜間口號。

袁紹隨口道:“雞肋、雞肋。”

呂曠傳令全軍,眾將官都稱“雞肋”。

口號傳至主簿楊修耳中,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

有人報知呂曠,曠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道:“公何收拾行裝?”

楊修道:“以今夜號令,便知大將軍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大將軍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呂曠道:“公真知大將軍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

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

至深夜,袁紹夜不能寐,遂帶二三護衛,繞寨私行,見呂曠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大驚,急回帳召呂曠問其故。

呂曠道:“主簿楊德祖(楊修字)先知大將軍欲歸之意。”

袁紹喚楊修問之,楊修以雞肋之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