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三十五章 士族的阻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垕喝大了胡言亂語,其他人可不認同他的說法。
陳群便問道:“厚土也不過才二十歲,何出此言?”
王垕指著陳群道:“呵呵,你猜我怎麼知道?你一個大士族的弟子當然不知道我們這些寒門的難處。你一生下來就有名師教導,自己家學淵源又深,只要學的不算太差總是能當個大官的。”
郭嘉、滿寵趕緊附和王垕,唯有冀州大族出身的沮授假裝沒有聽到。
陳群也不生氣,他就是這麼一個隨和的人。歷史上的陳群性格正直通雅,多結友人,雖然看不起行為不檢的郭嘉,但也只是私下提醒郭嘉和曹操,從未耽誤過正事。而本位面曹操官渡戰敗,陳群身為潁川士族中的大家子弟,明明可以留在潁川,卻不願拋棄曹操,轉進千里來到司隸,他的內心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認識王垕後更是多次聚眾飲酒,品嚐美食,幹起了自己往日不喜的行為不檢之事。
陳群聽了王垕的話辯解道:“我的家族最早也不過就是普通人家,是一代代先輩努力一點點將家族發揚光大,我能出生在這樣的家族是我的幸事,但厚土也不應該無視我個人的勤奮。”
啪!
王垕拍掌笑道:“就是這個道理。我的意思不是說士族弟子不好。士族弟子的平均水準總歸還是在寒門弟子之上的。但問題是明明有一些寒門弟子更加優秀,卻無法被人發現啟用。為什麼?因為察舉的名額都被爾等士族子弟佔用了。也就是亂世之中我們能遇到曹公這樣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主公,否則我和奉孝、伯寧肯定還窩在自家的小地方,能當個小吏就算不錯了。”
王垕這話說的有點絕對,因為潁川郭氏雖然也是寒門,但名氣卻比他王氏要大得多,反倒是滿寵和他經歷類似。
陳群依然不以為意,在他看來察舉制確實不算完善,但暫時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辦法。也許等他能到達一定的地位,他會想辦法改變一下固有的察舉之法。
郭嘉知道王垕的腦子裡有的是奇思妙想,便道:“厚土有什麼想法也說來聽聽,也許咱們能想出一個新辦法來。”
“哈哈哈,我早就想到了,你們等著。”
王垕搖搖晃晃的站起身,從書房拿出一堆手稿遞給郭嘉四人。
“前幾日荀令君問我關於重建司隸的建議,我便夾帶私貨將新的人才選拔法一併交上去了,你們且看。”
郭嘉、陳群、滿寵、沮授傳看了這份名叫《司隸發展規劃並人才改革、軍制改革書》的策論,四人漸漸回想起前段時日王垕詢問他們的各種問題,頓時出了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不少。
郭嘉連喝了兩口水才道:“厚土,你這份策論遞上去多久了?”
“怎麼也有個五七日了。”
王垕還在裝醉,他上書給荀彧後多日沒有回覆,今天終於忍不住將這份策論拿出來給幾名好友分享,順便看看他們的建議。
陳群手裡拿著王垕的策論,雙手哆嗦道:“厚土出身寒門,但也是士啊,你是想讓曹公永遠絕於士族嗎?”
陳群這麼問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王垕的這份策論除了司隸的發展規劃,還討論了兩個新制度的可行性:科舉制和府兵制。
————
就在王垕和郭嘉、陳群、滿寵、沮授喝酒吹牛順便將四人嚇出一身冷汗的時候,荀彧拿著王垕的這份《司隸發展規劃並人才改革、軍制改革書》找到了曹操。
“果真是厚土所寫?”
曹操還是不敢相信。雖然王垕已經給他帶來太多驚喜,但他印象中的王垕還是更擅長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最多再會一些醫術,這對一個寒門子弟來說很難得了。
比如郭嘉就長於謀略,而對民務就較為生疏。滿寵長於律法,卻缺少機變。誠然,人是會成長的,郭嘉、滿寵現在就比剛來到曹操手下時成長了不少。
但王垕才多大歲數,就算他從孃胎裡開始學習,如今不過二十歲,如何能制定出如此詳盡的改革之法。
曹操心思一動:“厚土近日主要和誰來往?”
荀彧答道:“除了沮授每日和他在一起,就是奉孝、長文、伯寧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