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捂住胸口,心道我連懷著陛下孩子的董妃都殺了,真的還這麼想嗎?

王垕好像聽到曹操的心聲:“曹公自己可能沒有注意,但你確實是這麼想的。即便大漢的衰落不可避免,但曹公才是垕心目中唯一能繼承大漢正統的人啊。”

曹操頓時精神起來:“你果真是這麼想的?”

“確信無疑。”

王垕態度極其誠懇,“因而我才對曹公準備屠城一事十分憤慨。現天下大亂,北方袁紹,江東孫氏,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具是虎視社稷之輩,更有雍涼兩州軍閥遍地,北地鮮卑、東胡日益強大。盜匪遍佈山川各地,朝堂上卻充斥著蟲豸。

“大漢要亡了啊!

“這就像周武代商,需要一個天命者站出來啊!

“垕知道,當初在徐州,曹公屠城是為了威懾徐州士族,讓他們恐懼,讓他們害怕,透過這種方式節省攻城的時間。

“但現在和那時不同了啊!曹公是要改變天下的人,如何能自暴自棄,肆意行屠城之事,圖讓人失望呢?”

曹操想要站起身去拉王垕的手,卻因為盤腿坐有些血脈不通,一個踉蹌險些跌倒。

王垕連忙扶起曹操:“天下是大漢的天下,子民也是大漢的子民。曹公是要繼承大漢遺志之人,請善待大漢的百姓。須知民如水,而統治者再怎樣一時風光,也像水上漂浮的小舟,如果水不安穩,舟就會翻覆。現在其他統治者都將民當牛馬一般驅使,唯有曹公,興屯田,安百姓,敬漢室,雖經歷一時的失敗,但在我心中,曹公才是那條行駛最安穩的大船。我希望曹公無論是匡扶漢室,還是繼承大漢遺志,都能像平穩的舟楫一般,永遠的漂浮下去。”

曹操終於放下對王垕的芥蒂,拉緊王垕雙手:“吾今日才明白荀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言是何道理。厚土所言驚醒於我,我錯怪你了。”

王垕保持神秘的微笑,心裡卻有點打鼓。

我怎麼記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李二說的,怎麼變成荀子說的了?算了,等安穩了,一定好好看一看古代的這些文章,再好好回憶一下都學過哪些能裝逼的詩詞,別像今天似的,只想起一句就忘了。

曹操作為大文豪,本是一個極其感性的人,剛才差點砍死王垕的時候有多恨他,現在就有多愛他。在曹操心中,王垕的重要級別幾乎已經郭嘉、夏侯惇、曹仁、曹洪等寥寥數人相提並論,可能也就僅比不上夏侯淵和荀彧了。

於是曹操拉著王垕的手並排坐在軟墊上,一時激動吐露了心聲:“厚土,我當年年少,一心只想替大漢征討西域,做大漢的徵西將軍,為大漢將幾乎失去控制的西域重新拿回來。

“但大漢越來越虛弱,哪裡還是當年那個強盛的大漢啊。你剛剛說出了我明明知曉,卻一直不願承認的一件事,大漢要亡了。

“厚土,你知道嗎?當初文若勸說我應該去迎接皇帝,我是有點不願意的。就像你說的,請個祖宗回來能幹什麼?但我又一想,萬一當今陛下能如世祖皇帝一般是天生的人傑,能挽回大漢於水火呢?

“後面的事你應該知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什麼狗屁皇帝,只是個連毛都沒長齊的孩子,那些近臣,就是你說的蟲豸,他們說什麼,那個孩子就說什麼。到了許都,今天說住的宮殿太小,明天說宮中秀女不足。還動不動就要給那些蟲豸封官,還想要兵權。

“你當我沒給過嗎?趙溫那個老吊帶著三千精兵南下豫州平叛,結果在汝南被一夥黃巾餘孽給打得屁滾尿流,大纛都丟了。之後我親自帶同樣兵力南下,一個月破敵一十三次,輕鬆平定豫州。

“哈哈哈,那些老吊再也沒有人敢要兵權。

“但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大漢真的是不行了。”

兩行清淚突然從曹操的眼角流下,他簡單擦拭了一下,語氣再次堅定:“但我還在,只要我活著,大漢就不能亡。

“所以你說的沒錯,我就是繼承大漢最後遺志之人。我只願幫大漢再維持幾年,只願能平定這混亂的世道,只願還有機會能去西域征討遠方的不臣。

“厚土,你願意全力助我達成心願嗎?”

王垕心中暗喜,雖然今天他又作死了,但終於幫助曹操振作起來,估計後面不會再有屠城的事情發生,希望這個世道能變得好一點吧。

其實王垕沒發現,他的心境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融入到這個世界之中,有了一個不那麼明確的目標。

只見王垕站起身,恭敬的衝曹操行揖禮:“就讓垕為主公出謀劃策,輔佐主公平定這亂世,繼承大漢的遺志,讓華夏永遠強盛下去。”

————我是分割線————

三國小知識: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李二隻是引用。

2、漢世祖便是著名的位面之子、大魔導師、隕石召喚者、光武帝劉秀。

3、《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建安元年,汝南、潁川黃巾何儀、劉闢、黃邵、何曼等,眾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斬闢、邵等,儀及其眾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