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說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決定上層建築。

東漢末年這個時期的上層建築就是士族政治。士族把持著土地,把持著財富,還持著知識。

一個士族子弟可以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或是從政,或是當將軍,或是成為一個學者,一個醫生,一個俠客,一個隱士。甚至他想追求精神財富,從靈魂上超脫凡世,也不是不可能。

而農民,或者說無產者天生就是愚昧的。他們不識字,也沒有地方去學習知識。他們無法想象士族的生活,更不知道除了生存以外的一切事情。

是的,他們只是想要活著,哪怕苦一點,難一點。

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在漢末這樣的亂世,也是困難的。

天災、戰亂、瘟疫,人世間幾乎所有惡意都只針對這些農民,這才有了張角振臂一呼,大漢帝國便險些覆滅的局面,才出現那句話:人命如草芥。

更可笑的一件事,能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也是個士族。

王垕之前想過來這個世界要做什麼。開始他的目標是當大官,好好的享受一生。但許攸的死讓他意識到這麼淺顯的慾望是錯誤的。

他,一個現代人,來到漢末,一定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今天,他有點想通了。

“曹公,你可知道鳳鳥?”

曹操輕笑道:“當然知曉。《山海經》、《淮南鴻烈》等書多有記載。更有孝武帝時,司馬相如為追求卓文君所作《鳳求凰》,至今讀來都讓我彷彿見到了卓文君的風姿。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

曹操好像忘記剛剛還要砍死王垕,沉浸在《鳳求凰》優美的文風之中。

LSP!

王垕心中暗罵,假如卓文君不是司馬相如的人妻,估計你丫就不感興趣了。再說不就是一首還算湊活的誇讚美女的詩嘛,他一個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現代人張口就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額,什麼什麼濃來著?

算了,下次一定。

王垕略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著等曹操唸完一首《鳳求凰》,這才道:“那曹公可知鳳鳴岐山的典故?”

曹操立刻收起笑臉:“自是知曉。你該不會想說周武王能得天下,是因為文王的德政,連鳳鳥都願意在岐山停留。然後藉此事來規勸我要修德,不能屠城吧?”

“當然不是。”

王垕說的斬釘截鐵,“鳳鳴岐山是因為周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有人回憶起當初岐山附近的鳥叫,就說那是鳳鳥。周能代商,是因為商本身出了問題,又無法做出正確的改變,故步自封,或者說想改,但既得利益者太強,改不動。恰好周這時強大了,這才給了周武伐商的機會。”

“厚土所言,也算…額,有一定道理。”

王垕這翻言論如果被一些儒生聽到估計能把他腦漿子打出來,曹操自問離經叛道,都被王垕的理論驚的不輕。

“可厚土,這和屠城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請曹公聽我一言。”

王垕繼續忽悠,“現在稍微有點志氣的人就都知道大漢要不行了。但司空為何還要逢迎漢帝,給自己找一個祖宗在家供起來呢?”

曹操嘴角抽搐:“祖宗…”

王垕自知語失,連忙補救:“比喻,這只是比喻。漢帝當然不是祖宗,只是勝似祖宗…”

曹操不由得扶額:“厚土,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你還先繼續吧。”

王垕不再糾結祖宗的問題:“我相信,曹公在內心深處還是願意復興大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