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三國軍事強弱(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宋國也不是沒有馬,但宋國的那點養馬規模,還真不夠軍隊所需。
而且馬是冷季動物,南方的環境就天然限制陪養不出合格的戰馬,且很多地方恨本就不適合養馬。
馬是一種嬌貴動物,環境不適合,一言不合就魂歸草原。
宋國能養馬的地方就那麼幾處,如此根本無法提升馬匹數量。
且環境不合適,勉強養出的馬又質量其差。
還沒小孩高的馬,你讓士兵怎麼騎著打仗。
馬的軀體又決定了耐力速度以及力量,就那種小矮馬馱個人都費勁,更不要說機動趕路了。
不能上戰場衝陣打仗,又不能馱著士兵趕路,馬對騎兵的兩大作用都廢掉了,那還要之何用!
除了白吃白喝費糧草之外,對軍隊來說啥都幹不了。
這也是宋國一直想向金國買馬的原因所在。
金國就是看準南宋的這一個弱點,不賣給他。
估計宋軍一場西征打下來,宋國騎兵又得收縮編制兵力了。
倒不是騎兵死光了,完全是戰馬沒了,騎兵沒馬騎了。
戰馬是消耗物資,一場五萬多騎兵,涉及數十萬人的大戰打下來,戰馬不死個三四萬,絕對是在打假架仗。
金國配備三四馬軍隊,一直打勝仗的情況下戰馬損耗都那麼嚴重。
宋軍這種多數一馬,少數兩馬的騎兵部隊,又是一直打拉鋸戰,還有敗仗的情況下戰馬損耗只會比金軍更嚴重。
而金國這般大方支援夏國倒不是金國討厭宋國或喜歡夏國,完全是夏國比宋國弱。
夏國國力弱是一方面,軍事上整體也弱於宋國。
很簡單的例子,宋國哪怕北伐軍全死光了,頂多也就縮回國內緩個四五年左右,便能自我恢復過來。
而夏國這十五六萬大軍全軍覆沒了,那就有亡國的可能!
從而看出,宋國北伐軍沒了,頂多是沒了進攻的能力,但防守還是沒問題的。
而夏國十六萬主力沒了,到時不要說進攻了,連防守都防守不住,屆時宋國加一把力,就真有可能滅了夏國。
金、宋、夏三個國家不算動員兵力,只算現有兵力,其中金國主力三十多萬,其他綠營兵三十多萬,全國共計六十萬總兵力。
當然以前金國也是上百萬大軍,但被完顏璟改革裁兵之後,全國總兵力下降到六十多萬左右的規模!
金國對外可投放兵力在三十萬左右。
夏國主力軍十八萬左右,其他地方守軍三十多萬左右,全國總兵力大約在五十萬左右,對外可投放兵力十多萬。
宋國是三國中兵力最多的一個國家,比之高麗都多。
其中主力四十萬左右,地方守軍以及雜牌軍等起碼一百三四五十萬左右!
但到底有多少不要說別人了,就是韓侂胃自己都不知道。
宋國那雜亂的軍制官制,讓宋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力,只能估算一個大概。
宋國的主力加雜牌軍總兵力接近兩百萬左右,天下獨此一份!
對外可投放兵力如果沒有宋國的傳統缺糧限制的話,大概在七十萬左右。
不過從宋國開國到現在,以及原時空的歷史來看,宋國的軍隊打仗從來沒有不缺糧的時候。
宋國以文御武的國策讓宋國軍隊打仗不缺糧也必須缺糧,全是人為因素,跟明朝的漂沒一樣,已經深入骨髓沒救了。
也就是說宋國理論上可對外投放兵力在七十萬左右。
但現實宋國的對外投放兵力在二十萬左右,還沒有金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