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比金國少三分之一那也比夏國多一倍。

宋國雖然軍隊拉跨,但宋軍有一個好處就是比夏國國力龐大,哪怕磨也能把夏國磨死!

歷史上宋國就是一直磨了七十多年,磨到最後差點把西夏磨滅國了。

歷史上宋國與夏國對戰時,宋軍七十多年的時間算下來其實就是一直在打敗仗。

一直敗一直敗,也就有那麼幾次神經一刀打贏勝仗,大部分時間都是輸多勝少。

可宋國就是用與蘇聯一樣,經常打敗仗的方式差點把西夏打的滅國。

為什麼會這樣,還是因為西夏國力弱,人口少,宋國可以輸很多次,但不要多長時間便可緩過來,然後捲土重來。

但西夏就不行了,他只能勝不能敗,宋國可敗百次都沒關係,但西夏只要敗一次就有亡國的危機。

宋國打夏國十分力中出三四分力就可,而西夏每一次都得舉國來戰,跟本不敢留有餘力。

而且戰爭,哪怕打勝仗的情況下依舊會有人員死傷,且對國內的生產造成嚴重的破壞。

夏國對抗宋軍七十多年下來,人口減員極大,國內成年男性人口青黃不接,斷代嚴重。

農業生產大規模倒退,繼而影響人口又停滯增長,甚至是人口大規模倒退。

農業破壞人口不增反退,長年的戰爭人口減員,繼而又帶動農業倒退。

可以說西夏就是被宋國的戰爭拖入了惡性迴圈之中。

最後在宋徽宗之時,西夏徹底撐不住了,被宋國一舉大敗。

宋軍一路高歌勐進,路上所見夏國良田變荒地,人口稀少,甚至百里不見人煙之地比比皆是。

夏國就是一個差點被宋國用國力差點活生生磨死的例子。

其實這種例子歷史上有很多,楚漢之戰,霸王那麼強,不還是被劉邦磨死!

漢匈之戰,匈奴也是一個被大漢磨死的例子。

後世二戰蘇德之戰,德軍打遍天下無敵手,不也是被蘇聯磨死。

其實宋國與蘇聯軍事上還是很像的,兩國都是前期敗仗不斷,中期神經一兩刀,後期又反攻勝利。

唯一不同的是,蘇聯勝利後會保持優勢再繼續擴大優勢。

而宋國每次會在勝利之後自廢武功,繼續回到以文御武的正確道路上來!

現在夏國需要金國的支援,故面對金國收留宋軍的這種小動作只能裝作看不見,大局為重!

當然,金軍收留宋軍俘虜,倒不是有多心善。

完全是之前夏國藉助地緣優勢與兵力優勢,在隴右壓著宋軍打,宋軍有被隨時打出隴右的可能。

金軍為不破壞金夏大局的情況下偷偷幫宋軍一手,讓夏軍又不會過多重視。

畢竟一群戰敗的降兵而已,又不是其他什麼大事情,夏軍便只能忍下心中不滿,不在理會。

而金軍在收留宋軍後,並未讓宋軍閒著,天天讓其修橋補路,金軍絕不會白養著他們。

本來在之前,金軍見夏軍佔優,還想將這些宋軍放回去,補充宋軍的實力。

然而現在宋軍打上來了,在隴右站穩了腳跟,金軍也就不在提放回的事情了,就著麼一直押著。

宋軍幾次對金軍提出用錢贖回,但金軍卻一直用各種藉口拖著不給。

至於為何不給,除了不增強宋軍的實力外,最主要的還是皇帝不讓給。

完顏璟為何不給,這就牽扯到完顏璟那複雜的心思了。

……